admin 发表于 2023-12-24 08:25:39

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最终5篇)




The datong word Cultural Media Co., Ltd

®

文 化 传 媒

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的良知是文明的根基,我们的一切精神果实和智慧花朵,都是在传统文化的胚基上孕育滋长并逐渐成熟起来的。今天,在经济与科技空前发展,生活日趋富裕的时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令人忧虑的问题就是道德危机,一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指出一条路径:人类要在21世纪美好的生活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寻找智慧,汲取东方传统伦理道德的精髓,来实施人格教育,培养普遍的伦理道德。

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底色教育,环境、氛围、气味等等一切细微的感知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世界观,而同时孩子超强的感悟能力又往往被家长或老师所忽略,总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认为孩子太小,他们不懂。其实千万不能低估孩子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能力比大人强很多倍,他们感知世界的方法和方式更无邪更接近于生命的本源。

俗话说的好“从小看大,三岁至老”,就是说人在3-8岁的幼儿时期,是形成一个人性品格的关键阶段,这个年龄段所受到的教育将对人一生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毋庸质疑,孩子在幼儿园的成长经历将会伴随他的一生,使他终身难忘。我国有5000年的历史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现实生活中的待人接物,言行举止,道德规范等,无一不打上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对孩子从小灌输一些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我认为并不过时,恰恰相反,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唯利是图,物欲横流的时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好如一剂镇静剂,能让人以平静而自信的心态来看待当今社会。能让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去面对一切困难和坎坷。

可见,传统文化教育对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品行、礼仪、道德、气质、风度等各方面的塑造,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值得我们幼儿家长和幼教工作者引起重视的事情.特别是对人生起步阶段的幼儿而言,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如国家将中秋、端午等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可尽管有上述措施和手段,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为什么传统节日渐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青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繁

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而传统节日则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是凝聚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强大力量,更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手

段。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传统节日之精髓、延续中华民族之血脉,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

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融会了中国大地上的多民族文化,同时也包容了佛教文化、阿拉伯文化和西方文化成分而形成的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主体文化。近现代以来,随着各民族日益深入和广泛的交往,不同文化的价值日益被人们认识,多种文化模式并存,导致文化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碰撞已成为文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任何人都不同程度地浸润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无时不在对现代人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不能回避也不应回避。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㈠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令世人惊叹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习惯及文化积淀,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包括以下三种基本精神:

1.人文精神。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美德:积极进取,坚忍不拔,敬老养老,救济孤残,勤俭节约等。这些美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2.“自然”精神。中国古代各个学派都从不同的方面探讨人和自然的关系,即所谓“天人”关系。“自然”精神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天文历算、农学和中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不仅在于人类社会要从自然界取得生活资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人们从自然界吸取美感,以自然界的某些现象作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给生活带来美的享受和高雅的情趣。这些我们从古代器物,特别是书法、绘画、文学作品、饮食文化以及园林建筑等方面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3.“会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结果,同时也吸收了外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文化,她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的长处,又能加以消化吸收,用以丰富自己,这就叫做“会通”精神。

(二)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虽然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但长期的封建统治思想遗留下来的种种恶习,还有古代图书中的一些消极因素,使得传统文化中也有糟粕存在,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1.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由多种成分和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更多的情况下,又难解难分,不能截然分开,历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还有我们祖先一直保持的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正直、勇敢等优良的传统,均为世界瞩目。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尤其值得我们珍视。而对于一切不利于我们发展的事物都应该被屏弃。全盘肯定或否定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是先人总结出的正确对待事物的方法,我们在对待传统文化时也应该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

2.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

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为此,在大胆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中国传统文化做一番梳理扬弃的工作,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将有助于打造堪以支撑中国和平崛起的宏大文化思想体系,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经久不衰,源远流长。只有不断创新,培育出新型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完善。

(三)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我们的责任感。

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价值就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而不讲继承保守,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可自豪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凝聚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使命感,它感召华夏儿女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勇担重任,建功立业。把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当成一种历史责任,将使我们大学生更有责任感,更加积极向上。

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爱好和平,追求和谐,有着巨大的包容性,以中庸之道为哲学基础,体现了人与人在社会关系上的和谐与协调。传统文化不仅注重社会的和谐,更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这些思想有助于实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观念,并能够推进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㈠关于人文精神阐述

人文精神,是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他包括对人格、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等。有人将这种对人的、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关注,称为对人的“终极关怀”。

(一)高职大学生应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1.阅读经典

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巨大的感染力和丰富的创造力。中华文化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高超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深邃的思想。中华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英才,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宝贵的贡献。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文化经典,正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方式。

2.内化人文知识

通过学校教育我们获得了丰富的人文知识,但是有了人文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就有人文精神。人文知识的呈现可以在口头上、试卷中;人文精神的表现却只能在人的情感里、实践中、行动上。人文精神的载体在人自身,人文精神的获得必须经过人文知识的内化、整合而变成主体的意识、思想、情感等生命体验和善行。.因此,培养人文精神我们首先要内化人文知识。

(三)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有利于我们塑造良好的形象

大家熟知的某学生在公园用硫酸泼熊,也有大学生用微波炉烤杀乳狗,这些极端的事例似乎不应该发生在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身上,然而我们的大学生中就有一些人这么做了。可想而知他们的人文素养到底多么的糟糕,所以才会作出极度损害自身形象的事。我们高职大学生要做有知识有修养有文化有素质的现代四有新人,就必须配样自身的人文精神。综上所说,以正确的态度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努力培养自身的人文精神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吧。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虽然这是引用的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名言,虽然只是那么短的一句话,但它已经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不可动摇。接着作者的那一段极富表现力的排比句更是令我心潮澎湃。作者是这样写的:

对于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谁能不怀有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呢?哪个儿女不把对祖**亲的这份强烈情感融入生命,并使之成为生命中一首激情高昂的主题歌呢?当杨利伟坐上“神舟五号”升空时,谁不为祖国的成就而感到震撼和自豪呢?当奥运健儿们

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时,谁不为祖国取得的荣耀而感到骄傲呢?

这是对民族精神最生动的写照,这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也使我联想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勇夺中国人渴望已久的金牌的一刹那,那情景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呈现,环绕,难以磨灭。当他跨过最后一个栏,飞快地冲过终点,以12.91秒的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在短跑项目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枚金牌时,我心潮澎湃,我想在这12.91秒的时间内,大家的心情都和我一样,犹如滔滔的江水。刘翔的那块金牌里面不但包含了他多年来的血汗和经验的积累,而且还有激励他迈向巅峰的那一份强烈的民族精神。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们种种复杂的情绪都升华了,自然地融合于节奏之间,变成了令人陶醉的旋律,民族精神。

|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大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通过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达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相互促进

批判的继承 创新

1.什么是文化?

1.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1.2 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这也就是六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文化还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准。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要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曾经有位政治家讲过一句话,输出产品的是三流国家,输出技术的是二流国家,输出文化的才是一流的国家。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必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并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不仅要为世界经济政治作贡献,更要为世界文化发展作贡献,为世界贡献我们的价值观,为和谐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文化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为什么中国社会能有这么多年来持续的高投资经济发展模式,这与中国社会先劳动后消费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这种文化习惯导致中国社会有让现代西方国家羡慕不已的高储蓄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拯救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喊缺钱而中国“不差钱”的原因。

2.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组成的。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周易》上的两句话概括,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核心价值而言,至少包括这样六个大的方面:

(一)敬畏天地,体察阴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宏大的思想视野和高明的生存智慧;

(二)志存高远,大同理想,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家邦一体,国而忘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利益至上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四)上善若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和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

(五)孝亲以敬,为人以诚,先义后利,扶危济困,崇尚道德和提倡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

(六)修身克己,知耻守节,安贫乐道,清洁自奉,高尚的人格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2.2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3.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人们的价值观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种意义和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毛泽东说:“在世上的万事万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如今我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我们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人民,而且一切工作也都要依靠人民。那么对于人民来说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首先当然是思想,是人的价值观念。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来,都会表现在价值观上,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它就会转化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百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价值体系,一直发挥并保持着指导作用:它引领和指导方向、团结和组织队伍、动员和鼓舞人民,正是在它的指导鼓舞之下,人民群众才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去。我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始终是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照耀下进行的。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的指导。

从特殊的意义来说,应对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正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局面。面对这四个“深刻”,如果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就可能迷失前进的方向,削弱和涣散我们的斗志,瓦解和分裂我们的队伍,从而危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

4.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

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国家中的位置,体现出中国文化智慧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人格的“自我的创造性转化”。4.2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5.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资源。她所凝炼的民族精神,铸造的民族的品格,形塑的伦理道德,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互动与融合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要充分重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倾向被推向极致,变成了一场“大革文化命”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在中国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阴影。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结

果,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恶果,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造成了对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失落迷茫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在一些国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充分重视起来,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

同时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比如,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法家学说中的“尊君”、权术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也是消极因素。道家学说中的“守拙”、“贵柔”、“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经展开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论,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笔者认为,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加以综合,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发扬一种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为此,我们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例如,将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为义利兼顾的新型的价值观;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同时,我们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结】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年级:2012级 专业:民商法学 姓名:周颖健 学号:201221203

3【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大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方面,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紧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行不悖、互相促进。通过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达到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体系 相互促进批判的继承 创新

1.什么是文化?

1.1.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和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

1.2 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越发展越需要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生命体现,否定自己的文化就是否定自己的生命;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的“基因身份证”。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体现在黑眼睛黄皮肤,更有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是凭借文化的独特性和内聚力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丧失了独特性,就意味着丧失内聚力,也就丧失了存在的合法性。这也就是六中全会强调文化是一个“社会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文化还是“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以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准。现在国际社会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在和平发展背景下更不直接表现为军事的竞争,而是体现为文化的竞争。任何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占领制高点,首先要取得文化上的优势,要占领文化与价值的制高点。曾经有位政治家讲过一句话,输出产品的是三流国家,输出技术的是二流国家,输出文化的才是一流的国家。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演进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华文化也必将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并反过来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社会不仅要为世界经济政治作贡献,更要为世界文化发展作贡献,为世界贡献我们的价值观,为和谐世界作出我们的贡献。

最后,文化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同的文化观念会产生出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式。为什么中国社会能有这么多年来持续的高投资经济发展模式,这与中国社会先劳动后消费的文化习惯有很大关系。这种文化习惯导致中国社会有让现代西方国家羡慕不已的高储蓄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拯救金融危机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喊缺钱而中国“不差钱”的原因。

2.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2.1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和内容

在中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

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

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儒、释、道三家组成的。也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

《周易》上的两句话概括,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笔者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就其核心价值而言,至少包括这样六个大的方面:

(一)敬畏天地,体察阴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宏大的思想视野和高明的生存智慧;

(二)志存高远,大同理想,百折不挠,愈挫愈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三)家邦一体,国而忘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利益至上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四)上善若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和以和为贵的处世原则;

(五)孝亲以敬,为人以诚,先义后利,扶危济困,崇尚道德和提倡公平正义的社会风尚;

(六)修身克己,知耻守节,安贫乐道,清洁自奉,高尚的人格和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2.2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点

第一、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第二、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第三、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

第四、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

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把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3.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人们的价值观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种意

义和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毛泽东说:“在世上的万事万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如今我们所坚持的科学发展观,始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而“以人为本”不仅意味着我们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人民,而且一切工作也都要依靠人民。那么对于人民来说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首先当然是思想,是人的价值观念。所有的矛盾和问题都会反映到人们的头脑里来,都会表现在价值观上,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它就会转化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在一百多年来的社会主义运动史中,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价值体系,一直发挥并保持着指导作用:它引领和指导方向、团结和组织队伍、动员和鼓舞人民,正是在它的指导鼓舞之下,人民群众才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事业中去。我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始终是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照耀下进行的。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观、价值体系的指导。

从特殊的意义来说,应对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更

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人们正经历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局面。面对这四个“深刻”,如果缺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就可能迷失前进的方向,削弱和涣散我们的斗志,瓦解和分裂我们的队伍,从而危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会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

4.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继承传统文化的原因

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而是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中国

传统文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毛西周政治家周公提出的“敬德保民”等思想,开启了中国民本思想的先河;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政得其民”的历史兴亡规律;荀子进一步提出“君舟民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民本思想,都被毛泽东思想改造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孔子在创立儒家学说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与作用。他强调“和为贵”,把“和”视为做人处事、治国理政的价值判断标准。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同”思想,也是既承认差异,又要求和合,通过互补互济,达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形成和谐的状态。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矛盾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尚中”思想的现代价值,提炼出适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和谐文化”,提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综合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民族

精神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凝练下来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同样需要继承前人思想道德中有价值、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当前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结合我国道德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耻”文化传统,吸收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提出来的“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仁则荣,不仁则辱”、“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等荣辱思想的精华,把这些思想改造成为易懂易记、朗朗上口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摆正了个人在他人、社会、国家中的位置,体现出中国文化智慧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表现出人格的“自我的创造性转化”。

4.2 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来源于诸多方面,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文化传统。传统文化与

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是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中国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文化传统,它贯穿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如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包容会通”、“见利思义、诚信为本”“勤俭廉政、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

5.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资源。她所凝炼的民族精神,铸造的民族的品格,形塑的伦理道德,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要实现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互动与融合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充分重视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玛雅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都中断、失

落了,唯有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说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通之处,我们当代构建的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一是要充分重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倾向被推向极致,变成了一场“大革文化命”的运动,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在中国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心里都留下阴影。否定中国文化传统的结果,最终酿成了一系列恶果,造成了“断裂的一代”、“西化的一代”,造成了对传统文化没有温情和敬意、失落迷茫的一代人。改革开放后,党中央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在一些国人、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中间,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充分重视起来,更没有落实到行动中。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都值得很好地发掘。

同时要批判地继承。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比如,儒家学说中的封建礼教、等级观念、“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官本位”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法家学说中的“尊君”、权术思想,对现代社会管理也是消极因素。道家学说中的“守拙”、“贵柔”、“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第二,整合与创新中国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曾经展开过几次比较大的争论,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会通以求超胜”、“全盘西化”、“儒学复兴”、“民族大众文化”、“创造性转换”、“综合创新”等观点。笔者认为,张岱年先生提出来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论争中是一种极具价值的学说。这种文化主张,是在研究和分析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论争中各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抛弃了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了盲目的华夏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的干扰,特别是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注意吸收“会通以求超胜”论、“民族大众文化”论中的合理因素,认为只有辩证的综合创造,才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坦途。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加以综合,以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无原则的调和折中,而是发扬一种创新精神,进行创造性的综合。为此,我们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例如,将传统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创造性转化为义利兼顾的新型的价值观;将儒家所极力倡导的“贵和尚中”精神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和谐理念;同时,我们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例如,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观念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结】

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中国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坚实基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批判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意义(最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