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价值观十篇
传统文化价值观篇1
一、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民族共同推动了祖国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塑造民族性格、维系民族共同体的重要支柱,是民族共同体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时空和内容上始终处于不断交流、交融和认同中,长期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类型,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异常突出,如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维吾尔族文化、哈萨克族文化、撒拉族文化、裕固族文化、土族文化等。由此可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交融和发展所积淀的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并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共同培育、创造、传承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优秀文化的总和。数千年来各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构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交错并立的共生地带。历史证明,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成果,不仅丰富了本民族的文化宝库、为本民族所享用,也为其他民族所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正因如此,中华民族文化才形成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资源
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语言、饮食、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在生活规范、道德行为和价值追求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一致的思想价值资源。就礼仪文化而言,傣族中流传下来的《爷爷教育子孙的训条》规定“坐位要分清尊卑,不要乱坐长辈和长官的位子。”表现出群体乃至社会认同的行为准则和思想价值理念。就道德文化看,我国各少数民族倡导遵纪守法、重礼讲义、诚实守信、廉洁奉公、扶弱济贫。如吐蕃王朝“重兵死,以累世战役为甲门。败死者垂尾于首以示辱。”彰显了藏族人民普遍认同的崇尚勇敢顽强的道德价值观念。从生态文化看,主张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如古代蒙古族在习惯法中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或者用金银器皿汲水。”体现了蒙古族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思想。从伦理文化方面,倡导三从四德思想,等等。可以说,中国各少数民族把文明和谐、公平正义、互助友爱等内在的思想道德观念深深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几千年人们的价值理念和道德遵循。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和政治文化等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也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日益加剧;二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击逐渐明显,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结构、制度、形式、观念和价值、心理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冲突,尤其是流行文化、都市文化进入民族地区,淡化了青年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使得民族地区思想意识、价值体系等受到较大冲击;三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政策法规和战略规划缺失,缺乏传承发展的生态环境,致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危机。四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弘扬和传承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的根植、培育和践行。因此,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之对策
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所以,在新常态下,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民族地区都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统领,以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为契机,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传承之途径。
(一)增强少数民族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欲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每个民族都应增强文化自觉性,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主动担当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同时,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肯定自身文化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价值,坚定民族文化持久发展的信念。民族学家费孝通讲到:“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以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学、艺术、医学、建筑等都成为一个个瑰宝、一颗颗明珠、一朵朵奇葩闪耀四方,惠及各个民族和世界,成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强盛。所以,各少数民族都应坚信自己的文化,立足本土,吸纳外来,传承创新,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深入挖掘提炼有益的思想文化价值,大力繁荣发展具有民族特色、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使民族文化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二)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价值理念,要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人,就必须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先,加强国家顶层设计,深化教育改革,制定传统文化教育大纲,大纲中设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章节,使之贯穿于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其次,明确各学段教育功能和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第三,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把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教学之中。第四,完善社会实践体系,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寓于青少年实践中,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渠道,创造性地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够认同自己的文化根基和特殊功能,增强对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认同,主动传承民族文明。
(三)借助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关于一个民族精神观念、物质产品、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的文化集合,凝聚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是维系民族团结、边疆巩固、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面对全球化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充分运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使其在与现实生活对接中,全面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如藏族的藏历年、林卡节与雪顿节三大传统节日,以及望果节、燃灯节、仙女节等,以喜闻乐见的庆祝形式体现藏族群众的追贤思孝、纯朴善良的美好追求与劳动智慧。以此增强本民族的凝聚力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四)以保护挖掘优秀文化遗产为抓手发扬光大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各级主管部门要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博采百家众长、兼收八方精义,制定相关规划,全面细致地做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要实施少数民族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对濒危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重点抢救和保护。要加大对列入名录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以及支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世界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探索建立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区,对文化遗产丰富的区域,进行整体动态保护,使其与发展旅游、繁荣经济相结合,形成文化、经济和人民生活相互促进、一体化的发展局面。
(五)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平台普及宣传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建立覆盖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保障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宣传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要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边疆、基层和农牧区为重点,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社会积极参与为保障,加快建设覆盖全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加快完善民族地区基础文化设施。
文化设施在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要加大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和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要积极扶持富有民族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要结合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切实有效地推进边疆和民族地区文化长廊建设,形成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和谐局面。
2.提高少数民族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
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所在。要大力提高少数民族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力度,加强少数民族语言类广播影视节目的制作和传播,加强少数民族文字类新闻出版物的出版和发行,等等。积极探索适应少数民族群众需要的文化服务方式,把各种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产品送到送到农牧区、边远山区,最大程度地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3.广泛开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
首先,将此项活动与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少数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其次,将此项活动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相结合,促进各民族相互学习、交流和交融,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筑牢民族团结的思想文化基础和精神纽带。第三,将此项活动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巩固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
(六)以推动对外交流为举措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下,欲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举措,着力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努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结合国家对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总体外交和对外战略的实施,以及“一路一带”政策的启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在对外交流中的特有优势和作用,积极主动地与外国政府和民间文化组织合作,通过在境外举办各类艺术节、展览、演出、博览会等,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宣传格局,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与此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生命力。
2.实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精品战略。
传统文化价值观篇2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仍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系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结合时代要求,不断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本;仁爱;诚信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从根本上说,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1]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会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先秦时期,“文化”一词一直是分开使用的,“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西汉以后,“文”与“化”才结合在一起构成“文化”,古人认为:“文化”就是“以文教化”[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赋予其新的意义,逐渐产生了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文化”一词,现在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文化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此外,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区分,大多数人普遍接受把“传统文化”定位为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已逝的过去,而是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道家、法家为内核,以及其他诸多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学说或流派,都曾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的民本思想、墨子的“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兼爱主张及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这些思想和理念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只有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1]面对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我们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态度分析对待传统文化,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已有的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客观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发掘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阐发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魅力,不断强化世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努力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传统民本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价值目标的理论源泉
党的十提出的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新认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更好结合,以进一步提高和传播中华文化,让世界人民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本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基本理念,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曾提出过民本思想。战国时期的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指的就是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民可拥护君主,也能君主,集中体现了儒家民本主义精神。孟子更是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这一思想反映出孟子将人民置于国家和君主之上,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就是要求我们党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当代的凝练和升华,由此可见,“以民为本”的核心思想并没有被撼动。同时,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然强调了“以民为本”、“立君为民”、人民是国家政治的基础等重要思想,但是缺乏“人民的统治”的理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充分吸收了西方的民权思想,将“为人民的统治”与“人民的统治”统一起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
三、传统仁爱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民族根基
“仁爱”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对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左传•隐公六年》中强调:“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表达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强调以仁爱互助、礼仪来协和天下各国。《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反映了所有人在仁者的眼中都是平等的,仁爱的实行是人人皆可为的。《论语•学而》中讲:“礼之用,和为贵”。指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使彼此都能融洽,主张礼仪制度等以“和”为标准。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的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才是真正博爱的体现。以上这些论述都是引导人们要互相关心和爱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和谐”、“公正”、“友善”等理念相吻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代表了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由此可以看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丰厚土壤,也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如果丢掉了这个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传统诚信理念构成了社会主义公民价值准则的理论基础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当代中国,我们应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的内在联系,规范公民的道德行为,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诚信作为公民的价值准则被列入其中,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价值导向,时代又赋予其鲜活的历史使命。《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人要是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强调了诚信是为人之本。《孟子•离娄上》中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就是说诚实是天地之大道,天地之根本规律,追求诚信,则是做人的根本原则。《管子•枢言》中讲:“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意指诚信,是团结和维系天下人的纽带,只有诚信,才能赢得人心。历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这些优秀的文化基因以新的形式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基本遵循。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交融愈加频繁,我们应当更加尊重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世界文化中赢得主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前人已有的思想文化基础上,结合新的时代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作者:王晓勇 徐洋洋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4]马新,杨朝明等.中国传统文化读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
[5]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3).
[6]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
[7]郭齐勇.中华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和基础[N].光明日报,2014-04-02.
[8]杜雏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
[9][魏]王弼.周易•乾卦[M].北京:中华书局,2009.
传统文化价值观篇3
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说,文化冲突是一把双刃剑。正冲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各种文化物质与发展机遇;负冲突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否定与挑战,使文化认知与思想认同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统一。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使社会认同的中心走向分化,使人们有多样的价值认同中心。社会文化认同的中心多元化,使社会核心价值认同难以得到较大的社会支持。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必然面临诸多的文化冲突问题。具体来说,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化冲突导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难被理解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起,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最高信仰。但是,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后,长期居于庙堂之中,只被政治家、知识分子等社会精英所掌握,而大多数的普通群众却不理解或者不关心马克思主义究竟为何物。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更加剧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困难。这主要体现在,多元文化冲突过程中蜂拥而起的各种社会思潮为人们提供了内容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信仰选择,使有些人感觉到矛盾、困惑、无所适从,在价值选择上陷入自我冲突,丧失了基本的价值判断力,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表示怀疑,甚至出现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情绪。
(二)文化冲突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难被认同
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冲突,特别是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使一部分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产生怀疑。这主要体现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一些人对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等问题产生抱怨,他们只关心个人利益、贪图享受、生活奢靡,把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抛之脑后。一些人经受不住西方生活方式的诱惑,把西方的价值观、民主观、自由观奉为“神明”,盲目地接受一些消极的价值理念。这些都严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
(三)文化冲突导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难入人心
文化冲突对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提出了挑战。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在世界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保持民族的自主、自立和自强,而不是跟在西方人后面邯郸学步。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文化冲突使民族精神的这一功能弱化了。特别是一些西方文化的鼓吹者,过分强调文化全球化,将民族精神等同于民族保护主义,使我国转型期过程中,民族精神倍受冷落;于之相对的还有一小群极端民族主义,将本民族的一些不良传统和文化糟粕推向极端,宣扬超社会的民族主义。可以说,人们对民族精神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和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与此同时,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面临着文化冲突的挑战。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一些人在利益关系、利益格局的变化和调整面前,留恋于原有的价值目标和思想体系,不肯接受新思想、新事物、新变化,视之为洪水猛兽,缺乏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胆识。
(四)文化冲突导致社会主义荣辱观难以生成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面临着文化冲突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的“金钱至上”、“一切向钱向”的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公序良俗,人们在追求物质满足的道路上渐渐失去了道德的约束,道德滑坡现象严重,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形成受到了外部不良思潮的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不讲诚信等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不辩是非,更有甚者,将个人发展寄托在封建迷信的求神拜佛仪式上甚至一些邪教歪说,从中寻心灵的慰藉。
二、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中的“浩然之气”和爱国情操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撑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爱国历来是被看作一种“大节”。“精忠报国”、“杀身成仁”等,培育了中华民族养浩然之正气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范仲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清,顾炎武),“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南宋,文天祥《正气歌》)等不胜枚举的名人名言,都给予爱国主义以最好的阐述,而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亚圣孟子在其《孟子?公孙丑上》一书中说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将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推向了极致,而传统文化中所呈现出的这种气节与情操正是当下爱国主义集体的体现。
(二)传统文化中“尚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观念基本一致
中国二千多年来的主流思想儒家学说,从建立开始就立德以为本,将德视为作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儒家学派鼻祖孔子讲德,主要包括:行为、作用;恩德、恩惠;道德;品质等四方面内容。孔子曾说:“主忠信,徒义,崇德也。”(《颜渊》篇)“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篇)“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宪问》篇)。儒家学派的这些论述都围绕个人的思想品德从发,强调个体自我的完善,在此基础上发展到个体与群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来说,儒家学派认为,个人的道德要求与国家的道德要求本质上是一致的,强调德治。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治国理念,即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要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和谐发展。要实施这一治国理论,必须建立起以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为基础的法制社会,坚持依法制治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从而实现中华复兴之路。这种理想社会的构想无疑是对以德为本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佳诠释。
在平衡道德与价值取向问题上,儒家文化一直承认个体需求的双重性,即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承担道德的责任。 董仲舒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之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春秋繁露》)“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但另一方面,儒家形成了明显的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模式。儒家文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因此,我们在借鉴传统文化的时候,既要吸收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中强调乐于奉献、诚实有信的积极的义利观,同时又要放弃过分强调道德而不顾个人基本物质需要的消极思想,使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价有用的值理念。
(三)传统文化中的自强精神及忧患意识,为当下的时代精神提供范例和借鉴
这种精神深深地浸染在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人文精神。《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应像天体那样努力向上,决不停止。“天地之大德日生”,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自强不息”和“刚健有为”是分不开的,这种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并以此激励着数以千万计的志士仁人为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而终身奋斗。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都体现了这种精神。司马迁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史记》。近代民主思想的先驱者梁启超、李大钊,他们都不仅以自己的作品更以他们的人生践行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鼓励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前的奋进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救亡图存和民族自强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国后,又以坚忍不拔的毅力,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精神的发扬光大。正是有了这种自强精神的推动,使我们时刻保持着自醒和思危,面对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变化,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不断面向目标前行,才能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正是这种自强不自的思维方式对现代社会的综合创新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力。
(四)传统文化的礼仪廉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基本的道德取向和价值基础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器》曰:“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
五千年,文明史,礼仪邦,德至上;国之魂,民之本,仁义礼,诚信善。明礼为先、诚信为本是做人的重要原则。古人将明礼之人称为“谦谦君子”,将诚信之人赞为“一诺千金”。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继承祖先的优良传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明礼,就是要懂礼貌、讲礼节。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主张谦恭礼让和严己宽人。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而在对待挫折和逆境时,儒家强调顺境、逆境都是对自身的一种锻炼和考验。孟子提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若干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简单易懂的话,有助于帮助人们清楚的认识自我、理清关系,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各种关系。
知耻,就是要知荣耻、守纪律。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羞耻,就没有自尊,没有道德约束,为所欲为,什么丑陋坏的事情都能做得出,看看社会?面这些现象,贪污腐败的,嫖娼卖淫的,偷盗吸毒的等等,是举不胜举。从个人到社会各个角落都存在不知羞耻的个人,就能造成社会不安定,如果人知道羞耻有自尊,无论从是什麽工作,能按照羞耻道德这个标准做事,就会做得很好。在道德上,说一个人知道某种道德,并不仅仅是说他在理性上对此种道德获得了理性认识,知道了此种道德的内涵、本质、根源、实行的方法,等等,还在于他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在情感和心理上形成对此种道德及符合此种道德之事的喜欢、欣赏、赞美和追求。一个人知耻,则自然知荣,反过来也是一样。宋代的陆九渊说:“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不知吾之所当贵,而谓之有耻焉者,吾恐其所谓耻者非所当耻矣。”只有知道什么是真正光荣的事,才能正确地对待耻辱的事。
中国是一个重耻感的国度。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曾经把耻作为国家四维之一,提出“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把耻提高到关系国家存亡的高度加以认识。此后历代思想家也都特重耻感的培养。清代龚自珍提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把知识界的耻感与国家民族的荣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康有为则提出:“风俗之美,在养民知耻。耻者,治教之大端。”认为培养民众的耻感是治理天下、造就良风美俗的根本之所在。
人的荣辱观是由知荣、知辱两个方面组成的。光荣感是人追求光荣的动力,知荣就会有所为。一个人真正知道什么是光荣,就会有追求的目标,就会干好事。耻辱感是人自我约束、躲避耻辱的动力,知耻就会有所不为。一个人真正知道什么是耻辱,就知道行为的底线,就不会干坏事。 如果每个人都学会了明礼、知耻,则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将会和谐相处。让传统文化中的明礼、知耻深入人心,与个人而言,会使个体在与人交往,为人处事时注重自身行为,注重个人尊严;与社会而言,人人都明礼和知耻,则社会都讲诚信、知义务。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最为基础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
三、萃取传统文化精华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作为人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反映的就是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不同看法,其集中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观。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概括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精神,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张岱年曾说:“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其民族的主体性,文化是为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服务的,文化必须具有保证民族独立、促进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就是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及核心价值观“只有首先赢得中国人民的喜爱,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才能堂堂正正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一)关怀人本
《尚书泰誓》中说:“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孝经》中则借孔子的名义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中的“性”字,是“生”的意思。宋人邢解释说:“性,生也。言天地之所生,惟人最贵也。可见,中国古代将人视为天下万物之最,即以人为贵。这与西方的以神学为主导的文化完全不一样,不是西方那种以人性对抗神性的人本主义,而是以人为本,尊重众生需要和生存的自然的人本文化。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礼记礼运》篇说“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孔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礼记》也出现了“天下为公”的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整个世界文化发展中都是比较先进和独特的。其中有很多关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讨论,也都十分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而这种思想与我们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极为相近的,为我们实现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思想的基础。
(二)道德教化
詹世友曾说过:“从本质上说,教化是道德真正的存在方式。如果道德理论不能影响人的心意态度、情感归依、意志品质和行为倾向,那么,它就只能是天下虚文。道德教化正是在善的伦理价值层面上,把人从人的本性状态提升到人性状态的工作。人的本性(human nature)是与生俱来、自然而然的,而人性(humanity)则是人成为的特质。人不是天生就成为了人应成为的样子,所以,人需要教化。”
《汉书?董仲舒传》指出:“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道德教化有以下功能:一是转化人的心灵,形成健全的人格;二是转化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规范化、道德化、文明化;三是转化社会风气,使社会风气积极向上,充满真、善、美;四是转化社会舆论,使社会舆论充满道德的光辉;五是转化民俗,使民俗具有义理的内涵;六是转化政治,使政治远离腐败,依从于道统。中国社会中,人们对于金钱、权力、美容、色情、高消费、轿车、洋房、美食、感官刺激等低俗价值的追求占据了一生的绝大部分时间,而对于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这些高尚价值的追求则少之又少,走向价值虚无主义。正如孔子描述的“群居终日,言不及义”(《论语?卫灵公》)。道德教化的目的,就是让社会中充满高尚价值,并用高尚价值去抑制低俗价值,最终实现“以德治国”方略,重塑我们正在流失的道德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树立提供新的价值取向。
(三)追求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思想就是追求和谐,即把自然与人看作一个统一、平衡、和谐的整体。儒家的“和为贵”,墨家的“兼相爱,交相利”、“尚同”,道家的“知和曰常”、“道法自然”等思想都将和谐作为最为理想的状态,以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善于从矛盾对立的事物中发现有利于解决矛盾、消除分歧的积极因素,强调把“和为贵”、“求同存异”作为处理矛盾或冲突的最佳途径和最高法则。中国古代思想家大多强调每个人只有通过“修身”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做到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因此,他们强调每个人都必须处理好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追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谋取个人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努力做到身心和谐,义利统一。如倡导“舍生取义”、“重义轻利”的价值观,推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修养,和谐、和睦、和为贵、和气生财、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处的思想等等,都表现出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的基本精神特征,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以及追求和平发展的世界体系中,仍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
传统文化价值观篇4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浅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逻辑关联 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宋)卫 撰,杨少涵 校理.中庸集说.漓江出版社出版,2011.
郭竹平译注.论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吴德伟、刘少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
传统文化价值观篇5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大学文化价值观;发扬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026-02
我国大学教育自创立以来,在教育家和学者的努力下,形成了优秀的大学文化价值观传统并得到了传承。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的主体,也是未来高等教育的主导者,理应在继承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方面发挥中坚作用。但是受到社会整体文化价值观不断嬗变的影响,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也受到了冲击,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状态。
一、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及其传承
我国的大学教育发轫于19世纪末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到民国时,已经形成了一批有办学实力的大学。在近代高等教育初具规模的同时,大学的文化价值观也得到了确立。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私立高等教育前期以政治为价值取向,后期以经济为价值取向;官办高等教育以科技为价值取向”。如,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指出大学的价值取向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注重学术理性。同时,国民政府也注重大学的学术研究功能,以科技为价值取向。这样,对高深学问进行刻苦研究,就被广泛认可为大学的文化价值观。蔡元培还进一步指出,大学应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大学的文化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大学的文化价值观会升华为一种文化资本,“文化资本首先体现为一种精神文化能力。其表现为以文化知识和文化学养为基础的精神创造能力。”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深受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但在新形势下,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继承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二、多元化价值观的挑战
目前高校的青年教师群体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很多还是“80后”。这些青年教师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教育,在成为大学教师之前绝大多数在大学里接受培养的时间长达十年(博士研究生学历)。应该说,这些青年教师身上应该有着良好的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转型中文化的大转向,对大学青年教师的改变是巨大的。这表现为,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已经不再是青年教师们唯一追求的价值目标。首先,一部分青年教师能够较好地认可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但也注重物质利益、物质享受。其次,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在一些大学青年教师身上已经淡化了很多,在他们心目中大学职位等同于谋生手段。再次,在一小部分大学青年教师中,研究高深学问被追名逐利取代,呆在大学里图的是中央属、省属事业单位的铁饭碗,身体留守下掩盖着大学精神的灵魂流失。最后,在私人生活上,不少大学青年教师也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渐行渐远。
三、青年教师价值观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碰撞
蔡元培先生提出研究高深学问、注重学术理性的大学理想是有其时代背景的。当时满清王朝虽已结束,但封建社会留下来的文化糟粕依旧强大,抱着“读书致仕”思想读大学的大有人在。又是一个百年过去了,时代在某些事情上出现了轮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世俗功利主义读书观、学问观在高校青年教师中有所抬头。但“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的分化冲突不是孤立的和自发的,有其产生与发展的深刻原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当代社会价值观与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冲突,比如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的分化冲突,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分化冲突。读完博士以后,走上高校教师的岗位,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都在30岁以上,当此时身上没有积蓄,没有自己的产权住房,又面对结婚生子,他们在择偶时从现实考虑,也必定要考虑对方是否有钱、家庭是否有地位。在此情况下,青年教师价值观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产生碰撞是一种必然。社会生活日益复杂,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多元价值观相互交织和相互碰撞,使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值失范现象,从而使人们陷入一种价值冲突漩涡而不知所措”。这也许正是高校青年教师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失落的原因。外界可以对此指责,但其发生却不可避免。
四、在碰撞中对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回归与发扬
高校青年教师身上的价值观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碰撞,是时代的烙印,也是高校青年教师对于外界事物变化的一种正常反应。实际上,自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我国各行各业的价值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发生了第二次转换,以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逐渐孕育生成,成为新型的文化价值观念”,这种文化价值观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也有对以往文化价值观的继承。
21世纪前半页我国处于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时期,大学在教书育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国家对大学的科技贡献力有着很高的期盼和现实要求,研究高深学问、注重学术理性依然是社会迫切需要的大学文化价值观。作为高校青年教师来说,受自身水平、所掌握的科研资源等影响,要践行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更不容易。但不管怎样,“促进人全面的自主和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发展,并以此为准则推进大学内部方方面面的改革,应当成为大学在其核心价值观指引下的不懈追求”,那么高校青年教师行为的最后归结点也必须是努力地研究高深学问。只有发扬了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大学才能成其为大学,高校青年教师才能成其为老师。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书育人、做好科研也是高校青年教师的本职和追求,他们的物质欲求要通过教书育人、做好科研来实现。因为大学的属性、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最后价值皈依点是研究高深学问、注重学术理性,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
五、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对高校青年教师进行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熏陶和教育就是在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大计负责,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如何对高校青年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却很值得商榷。高校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宣传部、组织部、教务处、院系党委等部门要以身作则,大力发扬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大学文化的传承性是大学文化凝聚功能的前提”,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部门要通过文化的力量感召广大青年教师,高屋建瓴地推进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在高校青年教师中的传播、弘扬。各相关部门要着力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搭建青年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将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全心全意地帮助他们全方位发展。
六、结论
我国大学教育自19世纪末期创建以来,奠定了优秀的大学文化价值观传统。研究高深学问、注重学术理性是这种传统的集中体现。虽然近代中国社会发生激烈的动荡,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却不断地被传承。青年教师是高校的主要教师群体,也是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主要的传承力量。但是社会转型中文化的大转向,悄然地改变着大学青年教师对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的态度,高校青年教师价值观趋向多元化。青年教师价值观与传统大学文化价值观是有很多碰撞的。这种多元化的价值观与传统大学文化互相适应融合,既保留了适应时展的传统,又能为大学文化带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朱永坤.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王平.文化资本用来“买”什么?.2008-01-04.
http://.cn/roll/20080104/03501905901.shtml.
代丽.浅析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的分化冲突.中文信息,2011,(11).
张丽娜.论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的整合与引导.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05).
王立平.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两次转换.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
龚克,王泠一.大学文化应追求怎样的价值观.解放日报,2012-05-15.
李俏彬.社会转型期的价值观嬗变与大学文化功能衰微.大学教育,2013,(10).
传统文化价值观篇6
现代社会年轻人的价值观、价值判断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独立性、差异性、多样性、可变性。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利益诉求、价值判断,一个特别大的问题是,有人说好,有人可能说不好;有人说它有意义,有人可能说没有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构建起我们所应遵循的主流价值观,体现了国家认同、社会认同、公民认同的有机统一,起着凝聚社会共识,统一价值标尺的作用。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不会有希望。
一个国家和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虚。失去了理想信仰,内心没有约束,行为没有顾忌,再多的外部要求,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丢失了主导价值,没有了明确准则,冲破了道德底线,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这个意见里面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014年以来,多次论述核心价值观问题。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他概括了6个方面: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样就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当代价值概括出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土壤与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国人有中国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西安市积极探索与实践,2015年申报了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价值教育校本化研究的子课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研究。
探索与实践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研究的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以基础教育为切入点,寻找适合不同层次和学段学生需要的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途径,使这些精神理念和内涵入脑、入心。
课题立项后,课题组统筹安排,将课题分成五个子课题,明确分工,分别对教育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教材开发团队活动家庭教育五个方面开展专项研究。通过一年的深入调查、实践与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一)通过教材开发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途径
主要观点: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人文底蕴,丰富的经典故事为情感驱动,科学的方法引领为行动指南,结合问题辨析、实践体验等环节,紧紧围绕践行这一编写宗旨,力求为广大中小学生呈现一部融活动性、生活性、人文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
主要成果: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读本
以小学读本为例,书的目录和特点是:
特点一:精选内容
我们把中华民族的家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着眼学生发展补充相应内容:知恩感恩、合作共赢。小学读本整体内容是传统与现代结合体,体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编写目的。
特点二:突出践行
比如每个单元题目的拟定都包含一个动词,动词用红色字体加粗突出,使之更加醒目,这些动词易懂、易记,便于践行。再比如将读故事明道理知方法见行动勤积累长见识动脑筋会思考好行为在我家善总结知收获六个板块构成一个主题单元,这些板块紧紧围绕践行这一目的,符合德育知情意行统一的教育理念。
(二)通過教育教学管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途径
主要观点:
1.加强德育课程《道德与法治》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各学科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三维目标在教学中认真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班主任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内容。
3.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合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践行。
4.学校德育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开展校园系列活动,比如以传统节日、宣传日、纪念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使教育融入活动中。
主要成果:《春风化雨2014年西安市师德征文获奖文章选编》。2015年师德培训时,此成果作为培训资料分发给参训教师,1500人受益。
(三)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行途径
主要观点:
1.完善制度建设体现价值导向。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言教身教结合。
3.营造文化氛围净化师生心灵。
4.开展特色活动体验文化的精神内涵。
5.立足当地资源,开展社会实践。
6.成立多种学生文化社团,内化传统文化。
主要成果:
1.实验校经验梳理
例:西安市高新一中的做法:
以养成教育
为抓手,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
遵从全员育人理念,引导每一位教职工诚心实意付出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民族精神
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重视校园文化熏陶与传承,用心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支持发展学生社团,构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突出荣誉教育,全员激活学生成长动力
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探索体验式德育途径与方法
开展主题组群教育活动,丰富社会实践内容
组织特色研学旅行活动,亲近自然与文化
倾心爱心教育,关注弱势群体
2.制定学校规章制度(草稿)
例:陕鼓中学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规章制度(草稿)
一、知晓类
1.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着力加强弘扬传统文化力度,制作相关展板,以展板、文化墙、文化走廊等方式重点展示,让每一个墙面、每一棵树、每一栋建筑物说话。
2.成立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宣传社团,每月举行一次演讲活动。
3.每周周一集会,开展一次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活动,演讲选手直接从演讲活动获胜学生中选取。
4.各班每月举办一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利用身边的人和事,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
5.组织学生书写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知晓书、活动体会或感悟。
6.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等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
二、活动类
1.举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典诵读、歌咏比赛、绘画(漫画)、书法等比赛活动,要求有方案、有安排、有活动过程性图文资料,有总结等。
2.举办清明节祭奠英烈端午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节重阳节春节等节日主题活动,让学生走出去,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影响身边的人。
三、实践类
1.举办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家长面对面交流、书面反馈等方式、方法,收集学生在家、社区、城镇、乡村亲力亲为的真善美义举,评选身边的好人好榜样。
2.开展我身边的好家长评选、表彰活动,学校、社区、村镇、街办层层评选,公开表彰,树身边的道德模范。
3.举办我身边的好人好榜样好家长道德模范巡回演讲活动。
四、行为规范类
学校制定学生在校(到校、上课、活动)、社会、家庭、旅游、礼仪等一日常规,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3.举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讲座
2016年,课题组核心成员、西安市教科所王利老师深入7个区县给1600名教师就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问题进行了专题培训。
思考及超越
(一)加强家庭教育建设,尤其是家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而现在家庭教育确实是整个教育中的软板。为此,2016年我们向市教育局申报了家长学校课程建设研究项目。针对西安市不同地域(農村、城镇、城市),不同文化层次(初中、高中、大学以上)家长,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及西安市学校教育教学的状况,构建适宜不同地域、层次的3岁至15岁家庭教育方法。
传统文化价值观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 意蕴
绪言
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立于世界各个民族之林的问题,以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的精神面貌、价值观等诸多核心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投入了较大力度的改革。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富饶的文化遗产,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璀璨世界的文明,在当今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正处于转型的时期,中华民族如何在世界立足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内涵非常丰富的价值观念,从事实上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存在的某些观念,我们都可以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发现它的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的,这是一种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对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所带有的价值观念进行了一次升华和超越,对其深刻包含的内涵元素做出了全新的诠释与概括,而这样做的好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括的优秀思想观念能够长久不息地延续下去,对现代文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展现
(一)关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提倡我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几点要求,而这些要素也是要求公民的基本准则。
第一,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存在着很多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例如:屈原端午投江而亡 ,勾践的卧薪尝胆 ,宋朝的岳飞英勇杀敌 ,南宋的文天祥舍生取义等等一些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的故事传说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可谓是家喻户晓。
第二,曾经有句谚语说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是告诉了我们祖先面对每件事尽心尽力的表现,即使是在当今社会,无论我们担任哪种职务,都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北宋著名儒学家张载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人生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载发扬儒学的人生信条,希望能够通过儒学而实现治国的愿望。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诚信,春秋战国时期,“信”这个字的概念得到广泛的确立和传播。“信守诺言 ,言出必行”, 不仅是在古代是人们做事的准则,即使是在当今社会,这条标准也是衡量人们品行的重要依据,绝大多数人对一些违背誓言和诚信的行为都会有着强烈的批判行为。
第四,友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曾经墨子就提出了“兼爱 ”的观念,这两字指的是要平等地、无差别地爱着所有的人,而这种境界是很高的,并要求人们能够最终实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的目标。
(二)关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第一,从古代至现在,繁荣富强是每个国家发展的首要目标。春秋时期的管子从治理国家和国富民强的角度论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虽然古代治国兴邦主要是为了“民财足则君赋敛焉不穷 ”,我们用现代观点来看,这是一种比较狭隘的富国思想,但是放在当时背景来看,能够促进国家得到繁荣富强的理念却一直是每位有志向的君主想要得到的治理效果。
第二,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中会经常强调在君权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民本”思想,例如:“民唯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 ”等理念的提出。
第三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辉煌文化可谓是享誉世界,诸多外国使者来到中国学习民族文化和科学技术。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这两个字有着深刻而透彻的解读,古代的儒、释、道三家在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方面都拥有相同的思想,“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句话告诉我们世间万物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然而万事万物却可以和谐地发展,而这才是真正的和谐境界。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
(一)方法途径的提升与超越
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吸收一些先进的理论,并且要跟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而进行升华,其中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指导,同时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为依据,这面对这样的任务,我们就必须以时代背景作为一种视角。
首先,务必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较长,其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社会科学的理论,并且长期指引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不断进步。
其次,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改革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所组成的社会结构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发展依据,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二)思想内容的提升与超越
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参照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汲取了其中的精华部分 ,同时深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诸多先进思想理论的影响,而这也启发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对传统文化进行进一步的解读。
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原则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想要实现的奋斗目标,同时也诠释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根本性要求。
其次,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观念在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中已有所涉及,提升这些观念使之在当代中国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是当务之急。
第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要求在政府出台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相关的文件中多次提出来,同时这一纲要也始终贯穿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诸多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中。
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我们说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分,同时也包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成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里,马克思主义思想始终处于指导的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形成中的重要思想来源。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相对紧密的联系,而这也决定了我们在当前对国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就是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只有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的先进文化、社会主义价值观相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高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而难以脱离它的新型社会主义核的价值观念。
结语
古代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这也是民族自身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不竭动力源泉。我们不仅要积极地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要找到正确的途径发扬文化,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让中国在文化软实力方面成为世界强国。
【参考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32.
传统文化价值观篇8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和谐;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资源宝库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价值准则和规范,自颁布以来在全党上下和人民中激起了热烈反响,如何科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效果,则是当下十分紧迫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党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颁布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中华文化中的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还有学者指出,核心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取决于“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符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是否植根于传统文化,是否体现民族特性”。由此可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文化内涵、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与发展的重要给养,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和谐”价值观作为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准则,其强调国家与社会中的各方各面都能各司其序,协调运转而不相乱,蕴藏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自我之间的理想关系模式。可以从许多学派和学者的论述中寻找到其精神文化源头,其中,中国传统精神文化在形成和深化当今“和谐”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了相对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天人合一”思想:和谐之境界
和谐价值观要求达到一种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协调局面,也就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局面,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则是对于这几种关系的直接体现。“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发源于周代,不同学派、不同时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内涵上各自迥异,相差甚远,其大致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一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合一观。他认为人伦世故与“天”在结构和运转上拥有相似的规律,“天人合一”即指世间天人万物共同分享同一规律,彼此相近相通。因此人间伦理应如天地时节般拥有等差格局,并无限尊崇于“天人感应”作用下的封建帝王,主要目的在于服务封建王朝的政治秩序;二是以张载为代表的天人合一观。他认为天是客观存在于人之外的一种实体,天存在天道,人也存在人道,天道与人道既有相通之处,又截然不同,人应该在人道与天道的双修中达到“诚明”之境,他说:“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三是以程颐为代表的天人合一观。他认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天和人本来就是一体,没有主客之分,“合”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程颐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既定的天人一体而不是一个后天的相合过程,强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至高人生境界。
虽然自古以来各派各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和外延差别较大,但还是能从中发现一个核心的主干――“和谐”的价值理念。无论是董仲舒,还是张载亦或是程颐,他们都通过对天人合一思想的阐述而涉及到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不管天是有人格的神还是纯粹的自然界,无论天是不是外在于人的客观存在,人都不能与天对立起来,而应知天顺天从而与天相融。“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亦即认为人与自然界不是敌对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可割裂的关系。所谓合一是指对立的统一,即两方面相互依存的关系。”其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人应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能过多破坏自然,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人应该效法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意味,以最终达到天道与人道合一的境界,这种人与自然处处相合相生,相融相汇的理念无处不体现着和谐的意味,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价值观的直接精神文化来源。因此,要充分挖掘“天人合一”思想的价值,“既要改造自然,也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通过利用天人合一思想的思想精华,深化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进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中庸不倚”思想:和谐之方法
和谐价值观不仅要求达到人与社会及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还要求掌握通向和谐之境的方法,而中庸不倚之道则恰恰是传统文化极具价值的思想资源。“中庸”思想是儒家的代表性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思想,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品格,透过中庸思想,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独特的和谐意蕴。中庸一词,最早见于孔子的《论语》。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所谓的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义。所谓庸,则有经常、平常义。人们通过“中庸”而达到的境界就是“中和”的境界,或者说,中和是中庸之道的具体表征。关于中和,《中庸》开篇即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的中与“中庸”的中意义相近,而和则可直接引申为和谐之意。中和即是指人要时时使自己处于合适的位置,不能发乎于喜怒哀乐,即使有所动容也要控制,也就是“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所以,“中庸”思想的大体脉络便是,人应时时适中而坚守中庸之道,从而达到中和的“和谐”之境。
不难发现,中庸、中和、时中等概念都强调一种理想的整体状态,强调一切都应处于适度和均衡的状态,不偏不倚,如果存在某一极的偏重或失衡,则会陷入失序的状态,就会破坏和谐。中庸思想要求事物保持自身质量统一的度,偏离了中,亦即超越了度,此时事物就要向相反方向发展,或性质就要起变化。所以,作为个体的事物内部及个体与个体间的外部关系如果能做到平衡不倚,不偏不失,则能达到和谐的境界。总体来说,中庸之道是宇宙万物运动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客观规律,是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协调矛盾的有效手段,是一种充满科学理性的正确思想方法,“其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治国安邦,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应该进一步挖掘中庸思想的文化价值,为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赋予新的内涵,唤起人们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心理共鸣,从而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三、“和而不同”思想:和谐之原则
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与价值观碰撞也愈发激烈,因此寻求本土价值观与外来价值观的和谐共处关系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并不是一种折中主义和调和主义的和谐,而应是一种具有坚定立场和信念的和谐。面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方法不同的理论和价值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具备一定启示作用。“和而不同”最早出自《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指既要和睦的相处,又不盲目附和,应该在相互辩证的理解上求得共识,以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如有学者指出:“和与同是两种不同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也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思想道德境界。真正的团结不是没有意见分歧、思想交锋的一团和气,而是通过不同意见的交流、对话、切磋、讨论,从而达到互相理解,互相容忍,协调统一,和谐互动。”由此可见,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化解二者间的矛盾,也是一种“和谐”的表现。中国古代很少有学者专门就“和而不同”展开论述,但可以从中国古代多种文化的交融碰撞中感受到“和而不同”的境界。以儒释道文化为例,儒道释三家虽各有侧重,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但其基本精神都包涵着和谐思想,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三家可谓殊途同归,儒道释三教合流,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多元一体”的思想结构。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对当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发挥了重要的借鉴意义。自建国以来,我国就奉行“独立自主五项原则”,与其他国家、民族和文化间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而在当下,更要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正如有学者谈到:“和而不同的辩证理念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哲学根据和理论基础。”既能保持独立自主,又能兼收并济;既保持坚定立场,又要谋得共识,这是当下和谐价值观应当坚守的重要原则。
[注释]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人民日报,2013-12-24.
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山东社会科学,2013(3).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齐鲁学刊,2003(5).
张岱年.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北京大学学报,1985(1).
王国轩译注.中庸 大学.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6页.
田广清.中庸:实现社会和谐的正确思想方法.孔子研究,2000(3).
传统文化价值观篇9
【关键词】西点军校 核心价值观 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4-0019-02
军人核心价值观是部队建设的灵魂,是军队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各国军队十分重视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美军更是特别重视培育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美国陆海空军均根据其军种特色确立了本军种的核心价值观,要求每名军人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独特文化传统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在核心价值观的确定上,超越了培养陆军军官的局限,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为价值支撑,提出了“责任、荣誉、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唤醒和激励着西点学员形成强烈的责任、荣誉和报效国家的意识,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国家。
一 责任意识的观念文化根源——天赋使命观
笃信“天赋使命”既是美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也是美军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文化根源。美国的先民们大多是英国内战爆发后,为了摆脱精神压抑与束缚而逃亡北美的清教徒。在他们看来,“远渡重洋来到新大陆,决非为了改善境遇”,而是接受上帝的安排,在这片新大陆建立“山巅之城”、“希望之乡”,完成清教徒作为“上帝的选民”所担负的使命。在这种“天赋使命”信念的驱使下,美国人秉承上帝赋予的使命,试图向全人类传播民主、自由。因此,进行海外扩张和干涉弱小国家事务成为其从苦海中解救他国的“责任”。而作为美国海外扩张先行军的美军,则将这种“天赋使命”所蕴含的海外利益拓展视为自己的“责任”,将所有的对外作战都视为利他主义行为,天赋使命观也就此成为军人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根基。正如《美国陆军军官手册》写道:“我们美国被推到世界领袖地位,我们要承担这一责任。”
作为美军陆军军官的摇篮,西点军校将倡导“责任”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在西点,不遗余力地履行职责是对军人的首要要求。无论教官还是学员,都具有坚定的信念:“没有责任感的军官不是合格的军官,没有责任感的经理不是合格的经理,没有责任感的公民不是好公民”。责任感,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民族,都是不可缺少的。为此,所有新学员从迈入西点的那一刻起,都要求切实信守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其动力不应是为了获得奖励或逃脱惩罚,而是来源于内心的责任感,这正是多年来西点开展的这种常态化的责任教育,为学员毕业后成长为优秀的军人、忠实地履行国家的各项职责和义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 荣誉意识的宗教文化根源——清教主义的诚实理念
是支撑美国社会文化根基的主要力量,是构建美国社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美军中约有95%以上的官兵信仰宗教,鉴于此,美军将宗教视为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的有效途径。宗教因素也无疑成为西点军校确立其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参照。作为美国核心宗教的清教主义,其教义倡导自我修身,崇尚谦逊、诚实、勤勉、节俭的品质,崇尚个人荣誉,成为西点军校确立其核心价值观所需考虑的关键要素。
在西点校训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中,荣誉观是其核心和关键。荣誉准则明确指出,所有人员必须恪守诚实正直的标准,“每个学员决不撒谎、欺骗或盗窃,也决不容忍其他人这样做”。由此可见,西点所倡导的荣誉观与清教主义的价值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事实也恰恰证明,在美国,只有将军人核心价值观与清教主义的价值理念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贯彻军人核心价值观,鼓舞士气、稳定军心、激励斗志。西点军校以“诚实、正直”为内涵的荣誉观的确立,正是以清教主义的“诚实”理念为依据,并以此作为其荣誉观的重要内容。为促进学员形成以“诚实、正直”为内涵的荣誉观,使学员将荣誉观的要求自觉内化,西点军校在总结200多年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西点荣誉准则、荣誉制度、荣誉委员会、职业军人道德中心构成的伦理规范、道德教育和荣誉惩戒体系”,为西点军校荣誉教育甚至整个伦理规范和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国家意识的战略文化根源——“国家利益至上论”
一直以来,报效国家是西点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根本、核心。在西点,“国家”就是培养学员报效国家的精神和强烈的民族情感。维护荣誉、履行责任的最终归结点就是国家。追根溯源,美国战略文化传统中的“国家利益至上论”为其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释和依据。
自立国以来,美国奉行实用主义,宣扬其对外扩张旨在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然而,长期对外战争招致民众的强烈反对,许多将领和士兵对于“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产生诸多困惑。鉴于此,美国政府向美军官兵鼓吹“国家利益至上论”,要求他们将美国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其就职演说中号召民众,“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是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美军也在《美国武装部队军人行为准则》中明确写道:“如被俘,……不准做任何不利于美军的行动或发表任何严重损害美国和盟国利益以及危害其他战俘安全的谈话或文章等。”可以说,与其他国家军队一样,美军倡导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美国民族主义的应有之意,是军人最基本的品质。“国家利益至上论”赋予了美军官兵强烈的民族使命感,既是美国当代军事伦理的核心,也是美军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文化渊源。因此,当1962年5月12日麦克阿瑟在西点军校接受“森林神”奖章时的演讲中提出“责任、荣誉、国家”六字后,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便与军人的荣誉、责任密切联系了起来,并很快赢得了美军上下的认同和赞赏。“爱国”不仅作为西点军校的校训沿用至今,而且被视为美军各兵种共同的座右铭,广为推崇。
参考文献
付畅一.美军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维度.教育探索,2008(12):107
Franke, V0lker C. Duty, Honor, Country: The Social Identity of West Point Cadets.Armed Forces & Society,2007(2):112
Claudet, Rober. Development of Values and Moral Judgments of West Point Cadets.Military Academy, West Point,1983:128
杲晟.雄魂西点军校纪实.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331
传统文化价值观篇10
论文关键词:休闲 休闲丈化 休闲时代 休闲价值观
论文摘要:通过对我国悠久休闲历史文化的介绍,以及对西方休闲理论演进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即将迈入的“休闲时代”以及休闲时代的特征、休闲时代人类的价值观念等。旨在引起社会更多人的关注,提高人们的休闲意识,享受休闲,在休闲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人类对休闲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休闲是人类对自身的人文关怀,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时间和休闲需求也在大大地增加,休闲已经成了人们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休闲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发达国家休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高到以前想象不到的地步;而在发展中国家,如在中国,休闲产业的地位也得到了加强,其发展速度也很快。
一、中国传统休闲文化
中国是一个休闲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几千年前的中国圣贤们,对“休闲”二字就有极精辟的阐释,“‘休’,以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从词义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
记录休闲文化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从《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清代文人小品,直到衣食住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是休闲文化的创造物。
休闲文化的记载,从老子、孔子到司马迁,从陶渊明到李白,到几乎所有古代诗人、作家,都研究或描写过休闲。人们都熟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反映他的休闲生活的名句;曹雪芹笔下大观园中的士大夫阶级的休闲生活;沈复在他的《浮生六记》中所津津乐道的平民百姓的休闲生活;至于李笠翁,他除了是戏剧家、文艺理论家之外,还可以说是一位“休闲学家”。他的《闲情偶记》几乎可以看成是一部休闲学的专著。中国的确是一个自古以来就注重休闲的国度,休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个独具特色的部分。
从现代文化角度理解休闲,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休闲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它使你在精神的自由中历经审美的、道德的、创造的、超越的生活方式。它被誉为“是一种文化基础”,“是一种状态”,是灵魂存在的条件。“她是一种对社会发展的进程具有校正、平衡、弥补功能的文化精神力量。休闲的特点是它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
在当代,提出休闲学研究的学者是于光远先生。早在1983年他就指出:“我国对体育竞赛是很重视的,但体育之外的竞赛和游戏研究得很不够。在中国的高等院校中没有一门研究游戏的课程,没有一门游戏专业,没有一个研究游戏的学者。这不是什么优点而是弱点。1994年他又进一步指出:“玩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1995年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北京六合休闲文化研究策划中心,使我国的休闲文化和休闲哲学方面的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二、西方休闲学演进
在西方,对休闲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把休闲誉为“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这一思想已成为西方文化的传统。
美国学者认为,休闲学在美国的诞生是以1899年凡勃伦发表的《有闲阶级论》为其标志。尽管当时凡勃伦试图从经济学家的视角分析和证明休闲与消费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他十分敏锐地注意到:资产阶级新权贵在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已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和享乐,“闲暇时常采用‘非物质的’,是准学究或准艺术的以及讨论各种事变的知识。”他在该书中提出,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继他之后,许多学者加人到休闲研究的行列,大批严肃的休闲学研究著作不断问世,形成对人的问题研究的又一剖面。这里介绍几位对西方休闲研究影响较大的人物。
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普尔的《休闲:文化的基础》,被誉为西方休闲学研究的经典之作。皮普尔在其仅有几万言的书中,以深刻而精辟的语言阐释了休闲作为文化基础的价值意义,指出,休闲是人的一种思想和精神的态度,它不是外部因素作用的结果,也不是空闲时闻所决定,更不是游手好闲的产物。休闲有三个特征:第一,休闲是一种精神的态度,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第二,休闲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第三,休闲是上帝给予人类的“赠品”。皮普尔认为,人有了休闲并不是就拥有了驾驭世界的力量,而是由于心态的平和使你感到生命的快乐。否则,.我们将毁灭自己。《休闲:文化的基础》自1952年问世以来,不仅对西方休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成为了西方哲学思想的一面旗帜。
荷兰著名学者约翰一赫伊津哈所著的《游戏的人》,同样是西方休闲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目。该书从游戏的角度阐述了游戏与人的文化进化的相关性,他认为,游戏作为文化的本质和意义对现代文明有着重要的价值。人只有在游戏中才最自由、最本真、最具有创造力,游戏是一个阳光灿烂的世界。这部书的影响也十分巨大。
美国20世纪最杰出的教育家、哲学家,芝加哥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现年已近百岁的莫德默-阿德勒,一生致力于教育,倡导“哲学走向每一个人”。他特别关注休闲与工作的关系,指出了现代人忽视了休闲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批评人们忘记了早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就曾教导我们的“休闲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可以保持内心的安宁”,“我们需要崇高的美德去工作,同样需要崇高的美德去休闲。休闲可以使我们有意义地生活。”他呼唤人们珍惜休闲、善待休闲。
美国哲学家查里斯一波瑞特比尔,其《挑战休闲》和《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两部著作,是被西方公认的休闲学研究力作,该书指出,随着人的自由时间的增多,我们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也越来越多。我们只注意到工作的伦理,却没有思考如何发展休闲的伦理。因此,他提出以休闲为中心的教育。这两本书作为姊妹篇集中讨论了:我们的社会为什么要关注休闲?这将意味着什么?休闲在人的知识结构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休闲教育的概念基础是什么?它与人类的价值和情感具有什么样的联系?
另外,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简单生活”运动,可以看作休闲学研究的硕果,且这个硕果越来越大。
三、21世纪的休闲价值观
著名的未来学家格雷厄姆·莫利托在《全球经济将出现五大浪潮》一文中指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人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在美国,休闲经济产值将占cnp的50%以上,休闲经济将成为社会的主导经济并逐步发展为支柱产业,而且在未来的社会信息化过程中,休闲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休闲经济产值在gnp中将占50%以上,并将提供最大规模的就业市场,从而进人“休闲经济时代”。
毋庸置疑,休闲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重要的特征之一和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代表着一种新的价值观。第一,休闲和工作一样的重要;第二休闲是人民的一种权利。恩格斯说过:“正是由于这种工业革命,人的劳动生产力才达到这样高的水平,以至在人类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创造了这样的可能性:在所有的人实行合理分工的条件下,不仅进行大规模生产以充分满足全社会成员丰裕的消费和造成充实的储备,而且使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交际方式等等中间承受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不仅是承受,而且还要把一切从统治阶级的独占品变成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和促使它进一步发展。”恩格斯的话,除了说明劳动人民有享受休闲的权利外,还强调了休闲不仅是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一种标志,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之一。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往往把从事休闲产业的人誉为“亲善大使”,因为他们既运用智慧,又付出爱心,以一种特殊的品质和技巧传递爱的精神,帮助人们找到真正值得参与的活动,使这个世界变得安全、温馨和美好;使人在休闲中既丰富思想,又陶冶情操;使人的生命既丰富多彩,又获得价值的提升。据英国《经济学家报》预测21世纪,休闲产业将取代信息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英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均每户家庭的休闲开支占所有支出的20%左右,休闲业产值达到1360亿英镑,超过了汽车业和食品业,并仍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休闲业所创造的工作岗位己占到全英国工作岗位的1/5。
在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用于休闲的花费就已达1万亿美元,占全美消费支出的1/3,已经超过了珠宝服装业,而且还提供了全美1/4的工作岗位。
亚洲国家也在积极抓住这个机遇。2001年,韩国的游戏产业大约形成了200亿美元的产值,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由于增长率高达30%~40%,游戏业将成为该国最有利润的一个行业。
近10年来,我国台湾地区衣食住行花费占总消费的比例都在下降,惟独休闲娱乐消遣、教育和文化活动等支出从15%增长到了18.2%。
自1995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了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国家又实施了“三个长假日”,这意味着人的三分之一时间是在闲暇中度过的。这一国家行为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休闲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快速地向我们走来,中国大陆的休闲消费潜力显然更大,随着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在不久的将来,休闲经济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