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精选5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5篇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牛牛范文给您的好友哦。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博大精深,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它所体现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仁…‘义‘信…‘孝”是维系我们民族的纽带。简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论证了它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并给出了二者结合的措施和实施办法。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延续力。传统思想文化对中国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习俗、思维方式、道德规范、人生理想等,都处于支配地位。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传统的思想文化已经牢牢占据了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起到主导作用。当然,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资源,教导大学生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一出现就从思想上和道德上教导人们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道德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我国十分丰富的宝贵遗产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对道德教育理论有过丰富、生动的论述,见解深刻,其中所蕴涵的一些内容,正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因此深人学习和挖掘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i传统思想文化的思想教育价值
传统思想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养等内容,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i.i以国家为主体,强调整体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的献身精神,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成为人们所推崇的道德品质。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强大凝聚力,是中国自古以来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不体现了中国人爱国、忧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精神和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对这一优秀传统要进行认真研究,在大学生的教育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报效祖国的理想,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1.2以仁、义为本,强调“仁爱”和“忠义”
“孔曰成仁,孟日取义”。孔子提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仁”和“义”是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如果“仁”是爱人的话,那么“义”就是助人;如果“仁”是博爱的话,那么“义’‘就是广利:如果“仁”是尚慈的话,那么“义”就是豪举。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统文化的这种人木主义原则,体现了人与人相爱互尊、团结和谐的人道精神。这一传统美德对于我们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正确处理矛盾,仍然产生着积极作用。
1.3提倡“孝道”和‘憾恩”,强调个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重视孝道教育,重视家规和家训的国度。“百善孝为先”,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孝道”教育。孝敬父母、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格守的传统美德之一。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孝道文化便是社会最重要的猫合剂”。为此,当今弘扬孝道文化要从落实家庭孝道上着手,建立和谐家庭,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尊重老人、尊重父母的社会风气。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孝道教育和感恩教育应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孝敬父母是做人最基本原则。从一个人对待自己父母的态度就可以判断他对别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态度。
1.4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强调身体力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传统文化把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实践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完整系统,强调在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实践。加强个人自身的修养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强调要“善养浩然正气”,‘旧三省吾身”。孔子提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孟子讲“养身”、“养性”,明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都特别强调道德实践,认为这是知善、行善并达到成贤成圣的关键。加强大学生的自身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就要从这里着手进行,从这些传统思想中寻找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的方法和途径。
2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2.1是提高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和道德水平的需要
多年来由于人文主义的不被重视,加之西方一些外来思想的不断涌人,对思想活跃的大学生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冲击,良芳不齐、泥沙俱下,使他们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一些学生缺乏应有的修养和情操,思想空虚、颓废,对社会缺乏社会责任感,功利色彩浓厚。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因素,如爱国、礼貌、孝敬、刻苦、自强、天下为公等精髓,唤醒他们心中的热情及其积极的部分。
2.2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随着中国加人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加剧,西方发达国家利用这个机会对我们的思想进行西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潮流的影响下学生的精神境界、精神生活和道德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情形下我们一定要掌握住思想阵地,利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引导全学生、教化学生,激起他们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培养他们分辨良荞的能力。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定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2.3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需要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通过几千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而保存下来的历史精华,已经深深植根于我们炎黄子孙的心底,成为一种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遗传基因”,如果缺乏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就很难有一种广阔的境界和胸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结合,将二者融会贯通,形成互补,才能更好的解决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才能有助于大学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养。
3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措施
3.1开设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教学课程
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学生们进行学习。了解与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精华,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使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其中的辩证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他们的思辨水平。
3.2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在学校内开展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目的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对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的学习、实践列为重点并贯穿在一切活动之中,以一种潜在的作用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大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人学生生活的每个场景、每个细节,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显得尤为必要。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有利于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人和内化。
3.3开展经典传统思想文化著作的导读活动
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通俗化,使其易懂,以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便于学生阅读和接受。倡导学生读有关经典思想的经典名著,使学生在一个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各种文艺的方式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的东西表现出来,以提高宣传的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渗透模式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大力继承与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智力支撑与舆论支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决定》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对于提升教育效果,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
1.1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的伦理文化为主,兼有道家、墨家、法家等博大精深的内容,主要传承为人处事之道,其中的很多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的教学内容与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提高思想认识还是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离不开运用传统文化作为理论基础对大学生进行渗透。
1.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是高校的中心任务,同时,传承文明、传播文化也是高校的重要责任与功能。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实现我国高等院校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功能,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积极运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与主阵地。
可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紧密,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承、宏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2.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1是培养人的需要
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始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宗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宝贵而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内容,能够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高等院校培养道德优良、政治过硬的人才。
2.2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性强,在教学中需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如果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极容易陷入枯燥的尴尬境地。改革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将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既有助于增加课堂趣味性和提升思想深度,也有利于传承和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2.3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社会也越来越走向全面开放,同时西方各种错误观念和腐朽思想也不断呈现,这是新时期西方“和平演变”阴谋的继续,这样的形势使得我国高校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受到影响。基于这种形势,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毒害。
2.4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期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与前提,需要大学生不断学习、传承和创新,从而不断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决定》,为高校文化建设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作为高校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积极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新时期高校传承和宏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3.渗透模式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需要积极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渗透模式,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有效性服务。
3.1课内渗透与课外渗透相结合
完整的教学包括课堂内教学与课堂外教学,这两大教学虽然在形式、地点、场合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但可以有机统一,否则会出现课堂教学内外的不统一。基于课堂教学的特点,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内展开,同时兼顾课外教学,真正使课堂内外的渗透目标一致,从而避免内外不一导致的教学效果下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课外渗透,尽管不是主要形式,但却是一种重要的渗透形式。通过举办关于宏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论坛、座谈、演讲、辩论、晚会、展览等活动,可以实现课堂内外渗透的有机统一。
3.2理论渗透与实践渗透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理论渗透,即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课堂理论教学中。事实表明,单纯的理论渗透效果很有限,而实践渗透可以有效的弥补理论渗透的不足。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比较生动有趣,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心体验,获得较为深刻的感受,因而受到很多高校师生的重视。基于这种教学实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还应该在实践教学中积极渗透,从而扬长避短,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
3.3个体渗透与团体渗透相结合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情况需要进行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在常态化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进行渗透,首先应坚持团体渗透为主,这是保证整体教学效果的需要,同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个别渗透,有针对性地解决个别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问题。采用个体渗透与团体渗透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作用。
3.4 现实环境渗透与虚拟环境渗透相结合
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渗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除了前面提到的课堂内外相统一之外,从另一个视角来看,需要注重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渗透的有机统一。事实表明,网络环境是在 学生业余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虚拟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比较大。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要占据现实的教育阵地之外,也要注重占据网络阵地。就高校而言,一方面要进行积极宣传并引导学生浏览健康网页;另一方面,学校内部要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校园网,加强管理和监督,过滤所有涉及黄、赌、毒等不健康的内容和其他垃圾信息;在内容和形式上,通过校园网建设宣扬特色校园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起到辅助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成长的作用,从而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渗透作用。
3.5内容渗透与形式渗透相结合
内容与形式辩证统一,内容是形式的质与灵魂,相对稳定,而形式是内容的表现方式,变化多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注重内容渗透与形式渗透相结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有关联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进行渗透时,一方面要将文化的内容呈现出来,使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体现其思想深度,同时又要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呈现出来,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密不可分的关系表明,积极探索渗透模式,将中国优秀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但有助于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且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赵瑞华,孔君英。论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理论月刊(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版),2011年第7期。
关键词:高校 武术教学 武术文化 传承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9―0058―04
1 前言
武术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融汇了中国哲学、传统医学、伦理学、养生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和思想,形成了武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武术文化体系,是“属于体育又高于体育”的传统体育项目。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时代强音。高校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是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主力军。因此,研究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如何通过武术教学来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需要,以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济南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大学、泰山学院、菏泽学院、德州学院、潍坊学院、滨州学院、济宁学院、枣庄学院,共计18所高校的武术课教学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样本基本覆盖整个山东省,能体现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总体状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年来关于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的相关专著以及通过《中国知网》检索了从2000年以来的有关高校武术教学与武术文化传承的论文70多篇,为本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了武术课教师问卷和武术选项课学生问卷。分别累计发放问卷54份、900份,有效问卷回收52份、8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3%、95.6%。
2.2.3 专家访谈法
深入各高校,访谈在武术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武术选项课学生,了解当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推理对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课教学目标
通过查阅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大纲和对部分武术课教师的访谈,可知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目标制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二是传授武术的基本技术、技能,能运用武术方法进行身体锻炼,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三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培养民族自豪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武术课程教学目标设置来看,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缺少对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要求。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大部分高校在武术教学中,仅是把武术选项课定位于体育课范畴,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武术技术层面的传授,忽视对武术文化的传承,忽视武术特有的多功能教育价值,以至于武术教育仅沿着艺术表演和纯健身方向发展。
3.2 武术课教学内容
从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武术教师问卷中,有34人选择了初级长拳(剑术、刀术、棍术),占总调查人数的66.7%。有37人选择了太极拳(太极剑),占总体的72%。有14人选择了攻防技击术,占总体的27.8%,有6人选择了传统套路,占总体的11%,有9人选择了健身功法,占总体的16.7%,其它3人,占5.6%。
由此可见,山东省高校武术课主要教学内容还是一直沿用上世纪50年代原国家体育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规定套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已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与更新,但山东省高校的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在当今时尚体育不断爆发的形势下,这样的教学内容很难吸引大学生的参与,远不能满足青少年对武术文化的需求。
3.3 大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需求
由表2显示,高校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需求依次是防身自卫术、散打(攻防技击)、太极拳(器械)、健身气功、传统武术套路、初级剑术(刀术、棍术)、初级长拳、武术文化,他们分别占被调查人数的89%、62.7%、56.2%、33.8%、22.5%、18.4%、8.1%、5.6%。
由此可见,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学生学习武术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学生选修武术更注重武术运动的实用性和健身性,对一些内容枯燥、过于表演化、竞技化的套路项目,不再受到学生的欢迎。同时,对传统武术套路和武术文化的选择,也说明部分学生想通过武术课来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3.4 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
由表3显示,学生学习武术的目的分别是防身自卫、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品质、拿学分、了解传统文化、其他等,分别占81.5%、79.2%、31.6%、28.1%、11.3%、4.8%。
由此可见,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动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防身自卫和强身健体是吸引学生选修武术课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对锻炼意志品质和了解武术文化选项的选择,也说明部分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存在一定的需求。
3.5 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和重视程度
通过对18所高校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的调查可知(见表4),每学期理论课安排2-4学时的高校占66.8%;安排6-8学时的高校占16.5%;没有安排学时的高校占16.7%,安排10-12学时的高校数为0。《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每学期安排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根据纲要的指导精神,大部分高校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的安排是合理的。但对武术理论课重视程度的调查中发现,非常重视和重视武术选项理论课教学的高校占45%,认为武术理论课一般或者说不重视的高校占55%。
由此可见,高校一方面根据学生需要增加武术选项课设置,另一方面却不能从理论上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武术文化。甚至部分教师认为设置武术理论课没有必要,只会影响学生对武术技术学习的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有时还会减少或者不开展武术理论课教学。
3.6 武术课成绩评定方式
由表5显示,69%的武术任课教师采用技评+平时成绩的评定方式,17.3%的任课教师采用技评+理论考核的成绩评定方式,7.7%的任课教师采用技评+平时成绩+理论考核的评定方式,其它考评方式为6%。
由此可见,高校武术课教学成绩的评定还未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仅以“技评和平时成绩”就决定了学生对一门课程掌握的优劣,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结果导致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地、机械地学习,无形中淡化了对传统武术文化的认知和探究,泯灭了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3.7 对武德、武术礼仪教学情况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6),5.6%学生认为非常重视,23.5%的学生认为重视,51.3%的学生认为没有突出武德、武术礼仪的教学,还有19.6%的学生认为不重视对武德、武术礼仪的教学。
由此可见,武术教学中,大部分高校只是把武术等同于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一样进行教学,忽视了武术本身特有的文化内涵,那么传承武术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便无从谈起。
3.8 学习武术对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用的评价
由表7显示,76.8%的学生认为武术教育能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18.5%的学生认为作用不大,4.7%的学生认为不能。可见,武术教学作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手段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大部分学生不再把武术看作为一个简单的体育项目,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那么,今后如何重新定位武术,如何从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中选取最适当的内容进行教学,应当成为武术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4 结论
(1)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目标的制定,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但没有突出“传承武术文化”的教学目标。
(2)武术教学内容陈旧,轻武术理论学习,偏重于对基本技术、技能的传授。
(3)武术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武术的传统文化内涵,没有将武术教学作为一种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手段。
(4)武术的技击性和健身性是学生参与武术学习的最主要因素,但对武术文化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需求。
(5)高校武术教学评价模式单一,对学生成绩的评价过于注重技术、技能的评价,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5 建议
5.1 突出“文化传承”在高校武术教学中的定位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中总书记也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大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任务,一项十分重要的也是基础性的工作就是“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和负责传授武术的教师从认识上予以改进,突出“文化传承”在武术教学中的地位,倡导文化教育比技术传授更重要的武术教学理念。学校开展武术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的是通过武术教学来达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5.2 强化武术教育体系中的“文化意识”
武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或武术文化体系),承载的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儒释道的精神要义。凹武术是一种文化,文化性是武技成为中华武术的灵魂,是武术得以延续的生命力。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仅仅将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来关注武术的传承,是实现不了中华武术传承目的的,只会导致武术的发展畸形化。没有文化的武术是贫乏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暴力的、没有文化的武术是断裂的。因此,强化武术教育体系的文化意识,把强化文化意识当作整个武术教育的核心来抓,才是真正意义上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弘扬。
5.3 合理设置武术课教学内容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根据青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切合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那些能够代表中华武术运动形式、能体现武术运动文化底蕴的武术内容,经过优化组合设置为武术教学内容。要“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运用”。如选择散打、擒拿、抱摔、防身自卫的方法、有攻防技击性的传统套路等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要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认同感,要让学生了解武术,认识传统武术文化。
5.4 注重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解析
提起武术文化,我们总是用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来形容。但是武术文化是怎么样的博大精深,这样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如何让学生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刻解析武术文化、让学生体悟武术文化的内涵。武术文化中蕴含的中国哲学思想,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阴阳学说”、“形神统一”等,在武术教学中都要有针对性地阐述,要让学生理解中华武术思想的渊源。如《八卦拳学》中习、练武术要顺应自然规律,这是要求练功时须择天时、地利、气候、方向而练之。根据不同的季节和人体内脏的变化,分别进行不同方式的功法练习,来达到练功的目的。习练武术还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比如:中国隶书“武”字,由“止、戈”组成,意思是止戈为武,化干戈为和平。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解析武术文化内涵,一方面让学生感受这武术文化带来的魅力,提高学习武术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武术教学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5.5 将武德、武术礼仪与武术技术教学相结合
“文以评心,武以观德”,说明了武德在中国武术文化方面的重要地位。武德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礼仪则是武德的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包括抱拳礼、鞠躬礼、持械礼、武术竞赛礼仪等。是习武者应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习武之人文明礼貌的一种体现。在武术教学中,应该把武德、武术礼仪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教育资源,贯穿到武术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体悟到“仁、义、礼、信、勇”真正内涵,有选择地吸收传统武德中对现代社会有益的成份。比如,师生之间在上下课时行抱拳礼,习练器械时行持械礼、递接礼等,以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生们从武术课的一言一行中产生对中国悠久的武术文化的认识。
5.6 更新武术教学评价理念
虽然学生武术课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离不开技术评价,但是武术有其自身的文化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方面,应该考虑到武术的文化属性,适当对武德、武术礼仪和学生对武术文化的认知进行评价,做到“淡化分数,重视学习过程”。任课教师可采用考试、考查、学习态度、能力等综合评定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及掌握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被动地、机械地学习,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探究,由教师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转为通过学生弘扬武术文化。
6 结语
总之,武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仍然被纳入体育教育的范畴,但武术的文化功能越来越凸显,并逐渐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教育内容。各高校武术课应加大对武术教学内容、教育手段的改革力度,加大对学生传承武术文化的力度,同时注意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创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郭玉成,邱丕相。高等院校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历史使命.搏击・武术科学,2006(2):1-3.
张岂之。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人民网-人民日报:2012.12.10,http:∥.cn.
邱丕相。武术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60.
权黎明,王岗。传统武术文化特征的当代阐释.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40-43.
王岗,邱丕相,李建威。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文化意识”.体育学刊,2009(12):83-86.
蔡仲林,施鲜丽。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62-64.
苏克强。传统武术文化的和谐内涵与传承途径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1l(4):22-24.
王殿明今年63岁,2001年7月从白求恩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退休。曾荣获CCTV2008年度新农村建设杰出贡献奖、第八届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奖、2013中华儿女年度人物奖、2013和谐中国年度人物奖。
修筑万和宫,弘扬“和”文化
王殿明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行动来自于对党的坚定信念,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竭尽所能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退休后,王殿明没有选择过清闲的生活,而是创办了一家民营企业。在企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后,王殿明以此为经济依托,开始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社会向上向善的奉献之路。
2006年6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为精髓的万和宫正式修建。万和宫修建有儒学文化区、佛学文化区、道学文化区、民俗文化区、幽默文化区,以及万和碑林、万和碑廊、中华孝道园、中华传统美德碑、祈和殿、名人苑、文化站、讲和堂、感恩堂、民族园、家庭展馆等景点,集中展示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的光辉,折射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的智慧,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形象的宣传展示基地。
王殿明以“建设文化农村、发展文化农业、培养文化农民”以及“旅游兴农、文化惠农”的基本思路,依托景区建设,相继开发建设了文化站、讲和堂、新民居、敬老院、农贸集市、特色关爱教育等项目,扩大了文化旅游景区,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使万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了集文化产业、观光旅游、教育基地、生态农业为一体的新农村。
建宣教平台,促知行合一
面对社会上一些人出现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拜金主义的现象,王殿明忧心忡忡,总想倾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引领良好社会风气,传播正能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008年,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正式成立,这是全国第一家对“和”进行专题研究的社会文化团体。研究会担负着“和”学理论研究与“和”学社会实践的双重任务,为“和”的理念普及和道德重建提供智力支持。2010年开始,研究会连续编辑出版了《中国和学年鉴》,系统、全面、翔实介绍“和”文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机构活动、成果成就。另外,还出版了《华夏和谐文化第一村系列丛书》《和千问》《和之说》《和――学会快乐生活》《中华新二十四孝》《和美人生三六九》等“和”学普及读物。陆续发表了和文化学术研究论文,提升了研究会的学术水平与理论高度,实现了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力地配合了党的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任务。
践行价值观,筑梦圆梦园
2014年4月,王殿明又建起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人文景区――北戴河圆梦园。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212-02
引言
著名学者吴宓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在于“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生,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思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在“思修”课的教育教学中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树立何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更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思修”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中的地位堪忧
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一项关于“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日,你怎么看?”的调查中发现:74%的人持非常支持和比较支持的态度,但是这74%的大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是因为它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重视这些节日。9%的大学生持不赞成或反对的意见。而西洋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却在大学生中走俏。在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方面,有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较多了解的仅占7.6%,阅读过《诗经》的占10.4%,能完整背出古诗词或正确回答出作者的占38%,阅读过古典四大名著的占19%,阅读过《中国通史》的占13%。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体内涵的理解程度不高、传统美德观念较淡薄、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
至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中缺失的原因,李宗云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分析得全面而深刻,一是百年屈辱史和建国后的左倾错误造成的文化心理伤痛;二是市场经济、西方文化、网络传媒的负面影响;三是大学生的就业、学习、生活压力增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只关心跟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无暇顾及、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四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
一个强大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必然要有与之相配的伟大的民族文化。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任务,充分肯定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现代价值。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为优秀青年代表的大学生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底蕴,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如何传承?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何而来?所以,大学教育中理应重视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培养。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确切的提法,众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如高波将其概括为利民济世精神、刚健有为精神和“公忠”精神;李宗云将其概括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修养德性、与人协调,集体本位、天下为公。孙新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合一”。接着,他又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凝练出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华民族精神。一是理性精神,二是求实精神,三是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四是注重道德、宗法的精神。这些精神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积累,被中华儿女一代代继承和弘扬,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尤其是“思修”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将这些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三、“思修”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融合
“思修”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律意识与法律精神教育,这些内容可以很好地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思修”课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文化充分发挥影响人、塑造人的巨大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思修”课的实效性。
(一)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不同时代和历史时期,其内涵虽有所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条——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始终没有变。《礼记·礼运篇》中的所描述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理想,正表现出儒家思想家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志向;宋代范仲淹几经沉浮、数遭贬谪,仍然秉承“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情怀。直至近代,面对亘古未见的民族奇耻大辱,一代代仁人志士在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鼓舞下为民族独立与富强进行着坚持不懈的奋斗。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二)和谐是传统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命题与核心精神。中国古代的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道家倡导合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墨家以“兼爱”、“非攻”作为其基本思想。和谐精神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为构建和谐文化所要培育的精神,一种以和谐的社会观为核心的道德观念。研究、吸收、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可以使大学生自觉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提高其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
(三)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