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23-12-24 08:26:34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十篇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篇1
                                               

关键词:幼儿;传统节日教育;价;路径



当前中国的传统节日正受到西方节日的冲击,蕴含于西方节日的西方文化正在不断渗透,人们对于洋节的追捧热情迅速高涨,甚至大大超过了对中国的传统节日的熟悉程度,这对儿童的言行也产生了日益明显的影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其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需要传统文化的润泽。寻找幼儿传统节日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不但有利于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抵制西方文化的恶意渗透,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民族精神的热爱与内化吸收,从而促进幼儿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一、幼儿园关注是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关



键因素



首先,幼儿园应精心组织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节庆活动是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可以以节庆活动为载体,针对幼儿特点组织重要传统节庆活动,以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意愿。在组织主题活动过程中,幼儿园应该组织教师从适应幼儿的审美情趣、接受能力和心理特点出发,通过耐心讲解、情景再现、参与互动等方式,让幼儿参入其中亲身体验独具民族特色的节日习俗。同时,为了达到预期活动效果,幼儿园还要重视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应立足幼儿乐于参与和便于参与,不断创造新鲜多样的节庆活动形式,从而达到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吸引力。幼儿园可以充分挖掘幼儿教师多才多艺的优势和依靠现代技术手段,组织开发一些美观可爱、富有趣味的手工节庆产品,创作一些朗朗上口、简短易记的节庆用语,制作一些安全、卫生、健康的节日特色食品。这样既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热情,又为幼儿增添节日趣味。其次,幼儿园应注意日常的熏陶渗透教育。日常熏陶渗透教育主要是指在幼儿园正常教学活动之外进行隐性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目的在于在通过这种隐性的熏陶渗透让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和体验。幼儿正处于学习关键期,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形成期,他们好奇心强兴趣广泛,但专注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对其开展的教育应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幼儿园的文化环境对幼儿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渗透作用。英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强调儿童教育过程中示范和环境的教育作用,他指出“无论给儿童什么教训,无论每天给他什么样的聪明而文雅的训练,对他的行为能发生最大影响的依然是他周围的同伴,是他监护人的行动榜样。”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的确,环境是会说话的智者、是隐形的课程,幼儿园的日常活动教室、户外活动场地、整体布局等形成的文化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长期的和间接的。幼儿园通过用心创设的环境,让幼儿浸染于布置着传统节日文化艺术教育内容的物质环境中,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艺术教育内容的内化与吸收。



二、社会支持是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有力保障



首先,幼儿传统节日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教育部等部门先后下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关于利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应该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活动之中。国家大政方针为幼儿传统节日德育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国家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号召开展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开发研究工作,组织相关力量认真梳理传统节日中的民风民俗,深入分析传统节日在当代幼儿教育中意义和措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文化,这也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其次,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导向作用。大众传媒在当前社会中已经成为影响国家生活和社会舆论的重要力量,其影响日益扩大。网络、手机、电视等媒体已成为包括儿童在内的当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基于幼儿富有好奇心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大众媒体对幼儿民族传统节日教育的宣传导向作用。媒体要把儿童作为传统节日宣传的重要受众,精心制作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广告和节目,在节日期间还可以针对性地开设专题、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趣味性节目、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宣传介绍传统节日。电视媒体要发挥善于节庆策划的优势,精心组织节庆文艺晚会,在少儿频道安排播出适合儿童观看的具有教育价值的动漫作品,丰富节日荧屏,打造节日宣传教育平台。总之,大众传媒做好积极营造尊重、热爱和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和舆论宣传工作,对于幼儿传统节日教育价值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导向意义。



三、家庭参与是幼儿传统节日教育文化价值实现的必要支撑



教育是一个应该囊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在内的完整体系。“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同样需要父母和社区的支持与协助。幼儿期是儿童发展的萌芽期,其语言、行为、情感特征等都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父母若能在这一时期与教师一同给幼儿提供适当的指导和丰富的学习环境,将使幼儿各方面的潜能得以正常发挥。”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幼儿园乃至社会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强化与延续,是幼儿传统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参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尤其要注意家长自身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方法的选择。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是其最初的模仿甚至崇拜对象,儿童的许多语言、行为、习惯可说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父母的模仿而获得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家庭参与是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价值实现的基础。儿童爱模仿的特性凸显了家长在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中的优势,家长可以充分发挥其言传身教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家长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家庭参与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过程中,如果家长没有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不能认识到传统节日教育的重要性,对传统节庆文化教育价值的认识的肤浅甚至片面,那么家庭参与可能流于形式甚至起到反面效果。因此,做好家庭参与工作就要求幼儿家长首先树立正确的节日文化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学习熟悉节日风俗和内涵,提高自身的节日文化素养。



此外,家长在准备对幼儿进行传统节日教育时,还应特别注意摸索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家长与幼儿朝夕相处,应该是最熟悉幼儿的人,可以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和性格特点,用适合自己孩子的语言方式系统地或选择性地向幼儿讲授传统节日的来源、节庆用具、节日用语、节日精神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基于幼儿时期的专注力记忆力特点,家长应反复地进行这样的言传身教,适时适度的开展幼儿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更好的实现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理想信念;价值实现



DOI:10.15938/ki.iper.2017.01.01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1-0088-05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是人在所处的现实世界对不确定的理想世界进行的一种确定性追求,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想信念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16号文件),确立了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报告中进一步提出了“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的要求。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近年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任务和新要求,虽然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及形式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引起各界关注和重视。



一、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念解读



理念是事物现象的理性表达及合理存在的集中体现,在人的认知结构中占据着最高层、最本质的地位。围绕传统文化与理想信念的本质意蕴进行追问,有助于理性解答提出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念的存在性、合理性及科学性等基本前提。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它的产生源自社会关系及社会生活方式,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念的产生即是由时代背景要求催化而生。



1.传统文化的理论精髓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的实质即是人化,包括人创造的物质与精神产品本身,我们这里所提及的文化主要是从狭义层面理解,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如政治思想、道德及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文化属于社会历史范畴,通过历史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呈现,传统文化是从历史上沿飨吕吹拿褡逦幕。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封建制度的土壤,通过以“文治”和“教化”提升人生修养为主线,在此基础上塑就了中华民族精神,如自强不息、和谐统一及重义轻利等,在中华民族各个历史阶段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理想信念教育”的科学概念是由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并解读,但传统文化中事实蕴含着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仍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修己慎独的道德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道德教化思想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在修养论与教育论中关于主体性道德理想的阐述尤为兴盛。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缩影,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者非常重视自我内在修养的反省与自觉的重要作用,认为只要个体内心向往则“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自然就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达到“为仁由己,而由人哉”(《论语・颜渊》)的道德精神境界。儒家经典《大学》对人生修养提出了“三纲”和“八目”的准则体系,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民、止于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自主自律的道德修己是为人立世之根本,是人精神世界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价值。孔子认为人应具备“知、仁、勇”三达德,孟子进一步提出“仁、义、礼、智”四基德,而这些道德境界就需要通过“内省”和“慎独”等修己的方法来实现,既要经常自我反思“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也要在个人独处时也能够按照道德规范“克己复礼”,做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慎独”境界。虽然,传统文化中提倡的一些道德规范具有封建文化色彩,但仍存在着亘古不变为人奉行的民族文化精髓,如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及勤俭廉正等美德,特别是重视个体在道德教化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修己慎独理想,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仍具有积极的影响。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大同的社会理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和礼教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形成了整体主义至上的价值取向。关于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关系的论辩从未停止,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的精神,强调“克己”以“奉公”,孟子提出“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中国人历来以“大同社会”为理想追求,其基本精神即是“天下为公”,其中“公”不仅是指人们建立起来的自由、平等、友爱的社会关系,还体现在个体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大同社会”的社会理想,个体首先要自觉成为有德之人,在符合道德规范的前提下追求个体利益,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要有甘于为集体奉献的担当意识。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重义轻利的价值理想。先义后利的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内容。“见利思义”是儒家思想义利观的核心,孔子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为道德境界的衡量标准,君子应“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孟子和荀子沿承了孔子的观点,进一步提出“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思想,强调了在义利关系中义处于根本地位,是最高的价值归宿。虽然,传统义利观存在着先义后利的思想倾向,但对人性引发的人欲追求也有较为理性的阐释。人性决定了人具有趋利避害、追名逐禄的欲望,尽管圣贤也难以避免,但面对个体私欲应该遵守理性道义,心存浩然正气,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方法满足个人的私欲。后期,先义后利的思想逐渐被升华为舍生取义的国家、民族大义精神,孟子有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传统义利观与当今主流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将二者相结合、相渗透,能够从文化认同的深层次角度加强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念的接受效果,抵御外来社会思潮带来的物质与私欲的影响冲击。



实践证明,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消极和积极双重影响,要将传统文化科学融入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辩证的借鉴西方文化成果,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2.理想信念的本质解读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理想信念”作为复合性概念是伴随改革开放而产生,由于各阶段的历史任务不同,“理想信念”先后经历了“理想、信念”、“信念理想”以及“理想信念”等概念演变。1996年,“理想信念”作为政治术语正式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并在各项精神中逐步明确其历史地位及作用。有学者认为“理想信念”具有特定的复合内涵,特指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及对其的信仰和追求。作一种精神现象,理想信念不会自发产生形成,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其内在本质,进而结合时空境遇掌握其科学内涵,这是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



(1)理想信念的哲学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活动中的主体,创造了“属人的世界”。孙正聿认为人类的生活、历史和发展所创造的“属人世界”包含着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意义世界和现代生活,构成了人的精神家园。理想信念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精神家园的核心。人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中,既要“有意识”的生存于“自然世界”之中,又要生活于自身创造的“文化世界”之中,并渴望追求更“有意义”的生存目标,即历史与个人发展相融合的“意义世界”。人的精神世界将文化世界与意义世界紧密衔接,人的思维形式具有“至上”导向性,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能动的经历着从对象表象想象思想智力智慧的飞跃,实现人思想和实践在层次上的超越。同时,人的认识过程也是一种辩证运动,在复杂多向的思维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方向决定了人的主流思想。人生存在生活世界之中,既要“自在”、“自为”的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满足作为自然人的生产生活目标,也要通过创造性的历史活动,追求作为社会人的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目标。人们在认识活动的飞跃中,实现对已知的常识、科学及哲学的思想前提批判和超越,并通过思想上的革新创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理想信念产生的动力源泉,亦是推进人类生活变成理想现实的自觉性历史活动。



(2)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代解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信念必然要受到社会生活和人的主体影响。理想信念在不同时空和主w下,其会体现出不尽相同的内涵和特征。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其理想信念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当今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交往信息化等时代背景,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物本位、人本位及器本位(“器”是具化的表象,倾向于工具理性)等取向影响。在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在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如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务实性与功利性并存以及模糊性与矛盾性并存等复合性特点,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新挑战。大学生主体的理想信念体系是一个复杂多层的系统,“从层次上划分,包括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时序上划分,包括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等;从对象上划分,包括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从内容上划分,包括政治理想、道德理想及生活理想等。”概言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为核心,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审视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人在生存发展活动中形成的主客体间某种特定关系,是人们开展对象性活动过程中追求的永恒主题。在价值关系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受客体作用,客体为主体所用,在相互作用中达到主客体生存与发展相一致,进而获得价值。从价值论的角度审视,将大学生和传统文化分别视为价值关系中主体和客体,在当今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1.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动力价值



传统文化实质是历史沿承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宝贵的民族精神资源,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来也将发挥重要影响。中华民族精神如坚韧自强的主体精神、崇尚和谐的大同理想以及顾全整体的价值取向等特质,使中华人民在任何社会历史时期都怀揣坚定的民族自信。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信息技术瞬息万变、多元文化纷至激荡,以及高等教育扩招带来的生存压力,无不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因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首先任务是要建立起理论自信,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论具有整合价值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重要转化资源。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只有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能获得生命力和影响力。理想信念教育内在的层次性结构决定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复杂的内容体系。在教育内容上既要以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支撑,也要借鉴古今中外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为借鉴,如果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就不可能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作用。在文化与理论的交融过程中,势必发生矛盾与冲突,如何使外来文化适应、融入本土文化是关键所在。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的母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汤因比曾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上、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而传统文化整合外来文化和理论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现代化转向的过程,只有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内容和中国化的外来文化内容相结合,才能够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体系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3.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具有引导价值



“90后”大学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理想呈现出矛盾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只有“对他们的较低层次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及较高层次的政治理想、共同理想进行调适”,引导他们正确应对个体生存压力和外界影响因素,引导他们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可以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二者间的矛盾关系,归根究底是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地位冲突。任何民族文化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这也决定了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关于个人与社会、局部与整体利益关系处理的深刻论述,注重以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至上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强调个人合理利益的实现,这对当代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理想关系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的成长奋斗目标与社会理想相结合,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最高旨归。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就必须根据大学生主体特点和实际需要,融入“潜移默化”的传统教化理念,促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顺应大学生个体内在规律,解决理想信念教育主渠道、主阵地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瓶颈问题,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



三、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路径



传统文化要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有针对性的解决和改进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瓶颈问题,可以主要从融入的内容、方式和接受效度方面进行讨论和探索。



1.融入内容:主导价值理论与人文主题思想相结合



近年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比重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逐年增加,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主要侧重点为主导价值理论。2005年“两课”改革方案贯彻以来,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有不同侧面的体现,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法制、历史、国情、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这些内容向大学生传递了主流意识形态。大学生理想信念不会自觉产生和形成,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主导价值理论内容的传授。系统的理论学习,能够帮助大学生明确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加强调节各阶段理想目标和辨识复杂社会环境因素的能力。虽然,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多分散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内容之中,但其取得的教育效果仍是不可置否的。当然,系统传授的理论教育内容仍存在着“不上”即缺少学术理论支撑体系、“不下”即脱离大学生实际需要、“不通”即理论对实践缺少针对性以及“不专”即缺少专门化课程设置及教材等主要问题。



2.融入方式:显性阵地灌输与隐性途径感染相结合



“隐性”与“显性”相对应,指潜在、隐蔽、不被明确感知,这里“隐性途径”概念的提出源自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的“隐性课程”理念。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然而,随着教育环境和对象日益复杂化,显性主渠道、主阵地的灌输式教育逐渐出现滞后局面,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对弱化。党和国家在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主渠道教育主导地位的同时,也提倡创新方式方法,重视实践育人功能,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从哲学角度来看,在人认识的辩证过程中,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与理性因素达成一致时,前者会促进后者的发展,相反则会起到反作用。理想因素往往被显性感知,而非理性因素则是隐性感知。在古今中外的德育思想史中,对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体现在对“生活即德育”理想境界的追求,外界环境及实践活动对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传递的是高度概括的理性知识,而通过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校园文化乃至网络生活等途径传递的是实践体悟的感性知识。传统文化要有效融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既要注重依托主渠道、主阵地开展传统文化灌输教育,让大学生系统学习和了解民族文化知识,也要促使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形成合力,强化利用交叉学科渗透、校园文化熏陶、网络氛围营造等途径,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渗透合力,“潜移默化”的将传统文化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过程。



3.融入效度:主体认知传授与对象认同接受相结合



在《辞海》中,“传授”一词被解释为“教给别人知识、技艺、经验等”,“接受”一词被解释为“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从教育的视角理解,二者侧重的意义角度不同,前者是指教育者单向的知识传递行为,后者是指教育对象对知识获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关于“接受”理论的研究源于解释学本文理解论,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就引起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关注,学者们纷纷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进行探索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张耀灿、郑永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收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收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这些研究成果为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问题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效度反馈上仍侧重于“传授”层面,对大学生主体接受程度关注欠缺。传统文化要有效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全过程,不仅要以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授效度为标准,更要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过程中对其的接受程度。遵循一般接受运行机理模型规律,可以将大学生视为接受主体、教育者视为传授主体、传统文化内容视为接受客体、传授的途郊霸靥迨游接受介体、外部环境与氛围视为接受环体,这五个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机制。推进接受机制的科学运行,有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思想认同,并做到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切实实现传统文化对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深远价值。



参考文献



.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03-03(2).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686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王易,宋友文.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57-60.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04-02(2).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05-05(2).



[英]阿・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294.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篇3
                                               

论文摘要:本文就当前大学生精神面貌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教育,阐述了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与灵魂,以及大学生对其继承和发扬的深远意义,进一步探索研究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效途径。



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与灵魂,大学生对其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精神面貌状况及其原由的分析



当今中国社会,人们在创造和享受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承受着精神家园失落的痛苦,社会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精神面貌普遍存在自我中心、急功近利、理想缺失、信仰模糊、对未来充满疑虑,对社会和生活缺乏热情,生命活力难以彰显。这些现象表明大学生缺乏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造精神的缺失。



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以物化成果评价人,轻过程评价;二是在长期有受教育过程中重理轻文,重知识传授轻素质培养;三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错误。高职院校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应运产生的,是为生产一线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因此有人狭隘地认为,高职教育是“技术教育”。人文教育有高职院校被严惩淡化。殊不知,知识与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而这一点必须要借助人文教育来实现,因此它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是提高、体验和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缺乏人文精神,仅凭知识和技能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也不可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找到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统一,促进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实价值



第一,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比较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的完善,培育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大学》篇开宗明义说:“大学之道,在明明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现实意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奋发向上、修身养心、变化气质,以达到理想人格的境界。如“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包容精神;“仁者爱人”的博爱大众精神;“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天下为公”的无私奉献精神;“克勤克俭”的勤劳简朴精神:“和而不同”的尚中贵和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诚实守信”的诚信品质等,对于塑造大学生优良德性,陶冶高尚情操,提升道德境界,树立完善人格,具有不可忽视的重大价值。因此,弘扬优秀文化,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第二,传统文化有利于激发高职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爱国助益具体表现为一种国家民族危难时深沉的忧患意识,一种以中华民族的兴盛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一种为中华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崇高奉献精神,一种作为中华儿女所具有的民族气节与民族自尊。”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对整体—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感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范仲淹的“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充分体现千年来中华儿女爱国、忧国、忧民责任感的名句早已被广泛传诵,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更是代代相传。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使整个中华民族经受得起任何狂风恶浪的袭击,能够始终昂首向前、奋勇前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加强对高职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



第三,传统文化有利于培养高职大学生的信用意识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诚实守信的品质作为君子重要的道德标准而无处不在。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古代贤哲的言论中,信用占有很高的地位。儒家经典《中庸》中对“诚”是这样论述的:“诚者,天下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而《论语》对“信”的阐述是:“人而无信,不知其也”。甚至把一个人的诚信看得同生命一样重要。“自古兼有死,民无信不立”。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为信”。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当今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诚信危机,部分大学生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诚信缺失的现象。



诚信的缺失。1)当代大学校园,考试作弊现象严重,呈现出四大特点:作弊队伍庞大,作弊心态坦然,作弊手段层出不穷,甚至“职业”比比皆是。2)贷款信用危机。助学贷款出台以后,很多学生从中尝到了甜头,可还款却成了问题。“北京市工行从1999年开始发放贫困生贷款,从2001年12月20日开始,有1250名毕业的学生进入还款期,但迄今仍有119人未还钱,占近10%";“重庆市最早两批贷款期限已到,却分别有20%. 30%的学生未如期还贷,其中90多人没有适当理由,有恶意逃债倾向”。如此等等,都表明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3)恶意拖欠学费。目前高校中大学生欠费问题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据悉,二年级后,不按时缴还助学贷款利息和本金的学生越来越多,大约20-30%,毕业班成了欠费追缴工作的老大难。4)制造虚假履历,大学生功利主义思想日趋滋长,入党、评优、竟选学生干部等方面的动机不纯,虚荣心严重。



三、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第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设立道德修养与“孝”文化,现代法律思想一与古代法家思想等专题;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设立马克思主义与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专题:在《形势与政策》课中设立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元素、奥运精神与中华人文精神等专题,采取互动式授课方式,既拓宽了课程内容,又活泼了课堂气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在高层次上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研究力度。在教学方法方面,不断创新,创建丰富多彩的教育情景,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结合图画、音乐、表演等手段,将优秀文化直接诉诸学生的感觉,在加浑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篇4
                                               

文化是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而同时,人也是文化的产物,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的思维观念、行为模式、社会关系等等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建构起来的。可以说,离开了文化,人就不成其为人,文化也使得人获得了高于自然界一般动物的属性。文化具有传承性,它传承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优秀文化成果,每一代人甚至是每一个个体都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人类生生不息的繁衍也使得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文化也具有教化性,每个个体在其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不管他意识到或者未意识到,自愿或者不自愿,都会受到其所处的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塑造。《易经》中说:“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正是文化地教化使他成为“人”。因而,文化与个体的生存紧密相关,文化是塑造个体的“基因密码”,离开了对文化的深刻认知,也就无法更好地理解个体。中国是马克思称之为“活化石”的国家,中华民族在绵延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直到今天仍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中华文化传统中,形成了大量优秀的文明成果,这些优秀的文明成果直到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体现着中国道路的文化底蕴、中国精神的文化根基、中国价值的文化源泉,也承载着中国梦的文化内涵。”[2]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助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中汲取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更好地应对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也能更好地在全球化的民族交往中找到民族的“根”,明晰中华民族的民族印记,寻找中华民族的民族身份认同和民族自信的根基;此外,我们还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优秀的价值资源,进一步推陈出新,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的时代生命力。“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先进与否、功能魅力之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其所蕴含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是否科学、是否高尚、是否进步,也就是是否与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趋向相一致,是否体现了进步阶级应有的政治理想和伦理道德风范。”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的汇聚者和引领者,要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这种文化自信中很大的一部分内容就来自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这种价值自信则来自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的继承,当然也包括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生命力,使其不断获致新的时代价值,新的时代生命力,从而使中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风彩,让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重获生机,获得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强大生命力。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生长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继承,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价值本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反映中国人民价值诉求的最大共识,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价值牵引和精神支撑。而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失去了生长的基础,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也就没有了自己的生命力。因而,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无不是处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之下,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也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走进大学生心扉,走入其内心深处,从而激发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共鸣。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大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孕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母体,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学习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



二、传统的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切入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支撑中国发展的优秀价值的高度凝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中优秀价值资源的认识的深化,当然也包括对其他一些优秀价值的挖掘与吸收,体现了我们党引领中国发展的价值自觉,是中国崛起进程中又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它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对于实现“中国梦”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意义。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理论往往反映了人们对某一领域中一些本质性关系的认知,也反映了对这些关系的规律性揭示,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抽象性。人们常说:“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与时俱进的重要理论发展,反映了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以寻求民族复兴的一些普遍价值规律,但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青年大学生所接受、所认同,还必须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结合大学生的认识规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与大学生的心理实际、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使其更接地气,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4]在全社会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和使命,对于实现这一任务和使命,不仅需要理论层面的解析、论证,官方层面的宣传、引导,更要将它落实到实践中。理论再完美,论证逻辑再严谨,再天衣无缝,也必须要经得起实践的磨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其应有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如所指出的,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有学者指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只是停留于简单的宏大叙事层面,而是必须通过不断细化,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具备与时俱进、与世携行、关照大众、融入生活的能力。”[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实践中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要融入社会生活中,融入到大众的日常行为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社会大众处处时时受其影响,受其规制,最终就会达到所说的———“日用而不觉”的程度。而到了这样一个程度,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的内在建构;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心底,从思想的最原初的发端处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深蒂固的信仰。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长的土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塑造他们精神与人格,陪伴他们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因而,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是大学生生于斯长于斯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家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定义发展,使之真正成为青年人自己的内心呼唤,才能使他们真正从中获益。传统文化因为起到信仰的导向作用,真正帮助青年人在思想领域坚持正确的方向,不易被现实的不良思想所左右。”[6]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与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着紧密的价值承继关系。因而,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丰富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逻辑发展,可以减少大学生对于严肃的政治理论教育的抵触心理和逃避心理,激发其内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认同。他们之间的桥梁,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切入点。



三、以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



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之间存在价值相承的紧密联系,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切入点。因而,在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就要注重以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过程。大学课堂教学是传递社会主流价值、传递社会主导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其对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而言,认同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但是没有对它的深刻认知,就谈不上形成对它的认同。因为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只有认识了,才能理解它,才能内化于心。正如前文中所指出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激发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因此,在大学课堂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在人类文化与文明传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是文化守护的高地,也是文化传承的高地。大学应当肩负起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因而大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还要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应当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因为这是新时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有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价值的体认,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营造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文化环境,一所大学的校园文化会从各个方面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校园文化是一种植根于校园土壤,以学生为主体对象,以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发展目标和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内容,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现象。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现了一个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表现了一个学校的校容校貌,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7]育人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因而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向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为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引中国发展的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对其优秀机制的高度凝练;同时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精神,应当在校园文化中予以积极倡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也具有丰富的育人资源,应当积极融入和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行住坐卧于弥漫着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无形中能促进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接受,进而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3.重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养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积极的教育引导、舆论宣传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都能够促进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真正地内化于其心外化于其行,就必须注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德育在于行动,行动体现德育。要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体细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实实在在的行动。”[9]而前文的分析已经指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切入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赖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及其实践养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伦理型的文化,具有丰富的道德养成与道德培育的资源,在推动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理解的过程中,更应当注重引导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养成,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体会,促进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理解。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通过实践体会和实践教育,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要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要沿着文化的理路,从文化中熏染价值、感受价值,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拉近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距离,从而促进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发认同。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同志曾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多元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掀起了文化浪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处于培养阶段,容易受到外部多元文化和内部转型因素的影响,致使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重利轻义、诚信意识淡薄、文明礼貌缺失、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指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石进而拓展新的文化思想,加深文化底蕴是创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类别及内容,依托时代背景,探究青年学生的思想现状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默许遵守的正是中华文化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烙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根本的道德内核。



1.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与外在统一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无疑能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优秀文化资源,是大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其中从民本思想到社会主义民主观念的转化,从重礼治、轻法治到社会主义法治的转化尤为显要,由此可见,二者的内在层次是紧密呼应的。两者的内在统一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文化环境。



2.剖析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主体,映射其传统文化之传承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和无休止的物质追求,给青年学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以往传统文化思想注重先人后己的内敛态度,致使在文化熏陶不够强烈的事态下,偏执、片面的理解不能满足人们的思想与物质需求,导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逐渐淡薄,这使得西方“金钱至上”的思想不断侵蚀中国传统文化,其主要表现为:加剧的功力心理,对利益与自我关系注重的无限放大,以及自身文化、文明框架的内部镂空。致使社会中出现局部道德滑坡、优秀思想文化觉悟黯淡的现象。青年学生应认识、学习、传承传统文化,正确理解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所在,避免传统文化在时代的节拍中被冲淡、被漠视。



3.加深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明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所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很多思想到现在对我们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儒家思想特别强调和倡导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与使命,以家、国、天下为己任,在宣扬博爱的同时饱含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谦恭礼让,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魍澄幕中重义轻利的思想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统文化注重人文思想有利于青年学生发现人性美、健康生活。因此,加深青年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感,明晰其对核心价值观念构建的核心影响,为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有知识型、价值型以及制度型,传统的价值型文化传承,有助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刻的了解并能够真切笃实地践履。因此,价值型传统可以切实提高国民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制度型传统是传统文化体系的骨架,可以说制度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撑与控制作用。传统的君民共处的方式突破时空的阻碍,渗入了朴实的中华民族的灵魂,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本思想与忠君爱国传统。这种传统有力地涵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蕴含着 “和谐”、“文明”观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直接来源。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借鉴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实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化的传承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表现,其方方面面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



三、探析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



不同的传统文化类型及其对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决定了其在现实中不同的实践路径选择,运用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应探析多种路径,保证传统文化对青年学生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产生积极作用。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现实情境,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案。



1.充分利用校园课堂资源渗透传统文化思想



高校应将对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日常授课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思想渗透给学生。首先,高校应从理论修养与道德修养两方面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传授文化知识之余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负起导向作用。同时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为担负起表率作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装”自己,以端正的思想与切实的行动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得到学生精神上、情感上的认同。其次,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平添校园中传统文化气氛,例如:引导学生读一些经典名著,同时定期开展一些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座与论坛,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感。



2.通过社会实践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在对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过程中应避免片面性、灌输式的机械教学,运用灵活、人性化的自主实践式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在课堂教学之余,应为学生提供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倡导同学在实践中主动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例如参观历史遗迹、组织文化学习活动,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具体的表现形式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融入到学生的价值观念中,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兴趣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3.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传导作用



高校要把新媒体作为引领青年思想的突破口,利用互联网,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等载体,在大学生舆论主渠道赢得一定的话语权,提升舆论的引导能力,发挥新媒体的引导作用。用“网言网语”等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传递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运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方式,倡导同学共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传递作用,在互联网上发起大学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主题实践活动。



4.加强家庭文化气氛,引导青年学生思想



家庭教育不单单关注孩子的学业发展,同时是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信仰的养成基地。在青年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重视正确引导青年学生认知、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传达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可采取开放式教育,积极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为将来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之上进行大胆创新和主旨深化打下基础,努力发展、追求卓越。



然,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是一个长期渗透与影响的过程,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因此需要高校、社会、家庭从各个渠道入手,以影响力带动认同感、以实践性作用行动力,与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有效方法运用于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构建为宗旨,实现文化品牌卓越、社会和谐先进。



参考文献:



张春梅.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4.5.



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北京,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12.



余福海,张晓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北京,北京大学,2014.12.



雷雪芹.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的创新,合肥,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2015.9.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思想源泉



我国存在的社会道德、社会意识,都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包括当代我们一直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体现着华夏民族热烈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取向,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品质。从其本质与内涵来看,社会主义价值观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则思想,可以说是亘古不变的。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实践范式



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解如何,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得出具体的结果。目前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行为指导中,一直体现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例如“尊老爱幼”、“自强不息”、“见义勇为”等等,都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从中我们也可以逐步认识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践行,这同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中华文明有着延续的赞叹和敬仰,在敬仰的基础之上,以传统美德为践行标准,一一去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与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属于当代的东西,但从其本质和内涵上来看,它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是升华与创新。它并不是毫无保留地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吸取,也不盲目地继承封建社会中的腐朽产物,它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着科学的态度,通过“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式,使得中华传统文化与现当代教育良好结合。所以,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时,他们获得的是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部分。它培育和引导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结论:中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与融汇贯通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随着历史的沉淀,愈久弥香。要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梳理文化本身,掌握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明确什么方面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滋养内容。无论是何种文化,其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主体需求而产生和创造的,满足不同的主体层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的变化。所以,从文化价值的角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衡量,从中进一步挖掘涵养的能效。



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做法



1.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自信



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感,可以有效地提升民族自信心,逐步形成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与践行。马克思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同时社会意识也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具有历史继承性。所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反应的是社会的现实状况,同时也是当时历史的现状意识材料。当下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的正式社会状态不断发展后,呈现出的伴随性的社会意识状态。它既可以有历史线索,同时也是当代优秀文化、精神的产物,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精神力。传统中华文化,不仅是为了服务于世界,解释世界,同时也是为了改变世界。所以,我们要以自信的目光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对优秀的传统文化加以甚是,从中挖掘具有当代的价值的东西,找到现实价值,用它来滋养和运用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讲,文明是改造人类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综合。从狭义上来说,文明是精神文明,主要指思想上的进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文明指的是狭义中的文明。这种文明对于一个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拥有则可以有良好的秩序。对于个人来说,这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良好习惯。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质都有待提升。校园中不乏出现插队、不说敬语、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



自古以来,我们就是包含民族精神的礼仪之地,中华文明的利益享誉海外。《周易》有云,“内文明而外柔顺”,孔子强调克己复礼,提升道德水平与行为操守。我们国家,讲究的是知耻、明礼。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我们应从文明、礼仪入手。不能让当下的大学生丧失基本的羞耻感,从而渐渐失去做人、做事的底线。我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培养大学生的礼仪风范、改善其不文明的举止,不断提升其思想觉悟。



3.树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推动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理论落实到实际当中。价值观的教育属于思想范畴,重要的是教育大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思想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有着内容空乏、形式单一的问题。教育本身讲究实践,但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容易与实践脱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不断深入人心,借助有效的工作手段来创新形式、丰富手段,不断提升果效。



所以,从中华传统文化入手,提升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水平。在新时期背景下,高校不断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果效。但是,高校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中华传统文化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要积极结合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积极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相关工作的设计和规划上,要明确组织分工,提升教育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结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至今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不断结合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来讲解,以此来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投入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陆肖乐,颜筱红.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学理论,2014,29:7-8.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篇7
                                               

曹学娜,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副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要〕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推动中华文明在网络中的传播。按照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三个层次探析传统文化网络传承发展的内容,即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民族精神和伦理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应有传承与发展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民族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4)04-0118-005



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明了传承什么,发展什么,即推动什么样的内容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结合网络传播特点,我们从三个层次来分析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内容,即作为文化遗产来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作为语言和知识系统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作为精神价值加以传承发展的层面。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建设是传承的前提,传播是传承的路径。国家应发挥主导作用,全社会要有良好的意识,更要遵循传播规律。提高传播效果。



一、民族文化遗产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大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于今人来说,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按照文化遗产的类别,将其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界定,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文物,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建筑群,指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文化遗址,指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等区域。截至2013年6月27日,中国已有世界遗产45处,仅次于意大利(49处),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文化遗产31项(包含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10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这些遗产包括了名山大川、历代建筑、石窟墓葬、遗址遗迹等等。对于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加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络化,实现了中华文明的网上传播。从文化遗产所涵盖的历史文物、历史建设、人类遗址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物质性、有形性的特点。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有形的、物质的,但也内含着无形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性、有形性,是不可承传的。我们在此所说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特有文明形式的传承。要对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在网上进行传播和传承;另一方面,是物质文化遗产中孕含的无形精神文化的传承。物质遗产,孕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要推动这些精神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括:a.口头传统和表述;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文化质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中国涉及28项。2013年12月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度世界遗产大会第八次会议宣布,珠算正式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总数已达37项,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长期滋润着民族心灵,孕育了民族品格,尤应为我们重视和保护。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制定了国家、省、市、县4级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在现实中加强保护、传承发展的同时,以网络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必要。冯骥才认为,“民间口头文化数字化,是给古老的文明安了一个现代化的家”,指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必要性。



二、汉语言文化和知识系统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汉语言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语言是中华文化得以承传的基础和载体。汉语言文化是独特的音、形、意结合的文化形式,有独特的表达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符号。中国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首先是汉语言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要使汉语言文字在网络中达到一定数量,占有一定地位。从实际来看,网络中处处充斥着英语,而汉语言在网络中所占的比重不足3%,这和我们丰富的文化资源极不匹配。从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力度看,还远远不够,迫切需要加快汉字的数字化步伐。



传统文化知识系统,指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积累下来的精神创作及思想文化。在历史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有许多伟大的历史学家,这些历史学家创作了光辉灿烂、闻名世界的史学成就。古代知名的历史学家有司马迁、班固、陈寿、刘知己、司马光等。在文学方面,古代中国孕化了大量文学著作和文学巨匠。古代中国在不同时代还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点的文学样式,如汉代的汉赋、唐宋时期的唐诗宋词、元代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盛产文学巨匠,如屈原、陶渊明、唐宋家、关汉卿、曹雪芹等等,他们都留下了传世之作。在思想文化方面,古代中国成绩斐然。先秦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学说已呈繁荣景象。古典著作《周易》,说明古人开始对世界进行哲学思考。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有《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孙子兵法》等等。其后历史上又涌现了大量的思想家,如董仲舒、周敦颐、程颐、程灏、陆九渊、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等。在科技医药方面,古代中国成就非凡。古代中国形成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古代医药著作很多,有名的著作如《千金方》、《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等。古代名医有扁鹊、孙思邈、华佗,以及被称作医圣的张仲景,被称作药圣的李时珍等。



传统文化知识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精神文明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世界文明财富。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应该在子孙后代中得以传承,同时也应该传向世界,尤其应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向世界传播。



三、民族精神及价值观层面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生存环境、人与社会生活、人与自身矛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世界、人生的一种精神价值,涵盖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魂。张岱年引用《周易・大传》两句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融入中国人的血脉,进而铸造起中华民族不甘折服的坚强脊梁。在具体的现实生活和道德实践中,中华民族进而形成了诸如爱国主义精神、注重和谐的精神,以及以民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等一些基本精神。价值观是人们对自身或他人价值的总的看法,包括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尺度等方面,具有精神塑造的作用。反之,文化精神对人们的价值观也会进行引导和规范。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凝化为人们“奋斗进取”的价值取向;和谐的精神引导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以“天人合一”为价值取向、在处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以爱好和平”、“和而不同”为价值取向;爱国主义精神引导人们在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时,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民本精神和传统,引导人们在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时,坚持“天下为公”、“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价值体系是分层次的。奋斗进取、天人合一、爱好和平、和而不同、国家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是中国人在处理与自然、与国家、与社会、与人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处于价值体系的最顶端。这些价值观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天甚至具有了世界性意义,如“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仍对当今时代处理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指导作用。这些处于价值体系顶端的价值观,在今天要加以弘扬。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尤其需要凸显中国人特有的价值观。



个体成人的价值遵循上,“有德“是一个根本的价值取向。中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文化系统,这和西方的“智”文化形成鲜明对比。传统价值观有“三不朽”说,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说明道德本身就具有最大的价值。历史上有名的道德典型为伯夷的“清”、伊尹的“任”、柳下惠的“和”、孔子的“时”。伯夷和柳下惠虽无功业可建,但因德性高尚而青史流芳。中国德文化的价值取向,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这成为区别于西方文化的重要方面。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关于做什么人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做人的问题,而且认为做人具有先天的前提预设性。也就是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设计中,修身被放在首位,强调了做人的前提性。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凸显了重德性的价值观。中国历史传统中,积累下来了大量的传统美德,诸如孝道、礼义、诚信、爱国、为公、重义、勤俭、勇敢、律己等等。任何社会,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培养有道德的人都是社会的目的。伦理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和特色的文化。要把中国特有的伦理文化,把历史上积累下来的传统美德,加以传承和弘扬。在网络空间传播传统美德尤为重要,宣传“有德”的价值取向和传统美德,使网络空间积极的文化内容越来越多。网络空间德文化的建构,将有助于打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有德是一个总的价值观,怎样做一个有德的人,要落实到具体的道德德目。仁、义、礼、智、信等德目在传统社会起根本指导作用,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中国人的道德品德,表达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取向、价值理想、价值原则、价值尺度。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剔除其封建忠君的消极成分,其中包含着积极成分,要阐发其当代价值。



“仁”是仁、义、礼、智、信五德目的核心,总领五常。仁的价值取向为爱人。仁的价值原则体现为做人的五种品德,即按照恭、宽、信、敏、惠的要求行事。仁的价值尺度具体为“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今天,这种“仁”的道德价值观仍有积极的意义。与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追求不同,仁表现为仁爱、宽厚,群体利益至上等道德品质。一个有仁爱心,宽容大度,有国家意识、群体责任感的人,同样是今天做人的标准,是社会对公民的道德期许。当今时代,仍要发扬“仁”的价值理念。



“义”是传统核心价值观中一个重要概念。义利之辨是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贯穿一个人的一生。重义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无不表达了重义轻利的价值原则和尺度。义的价值取向为合道义。董仲舒所谓“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说的就是做人做事要合乎道义。尽管有人批判重义轻利不利于市场经济建设,反观之,一个没有道义的市场经济又能走多远?总之,“义”的道德价值观在今天仍有意义。坚持社会道义,强调精神价值,对现代社会过分强调物质利益有矫治作用。以“义”德为内容,加强社会建设,让人成为有道义和正义的人,意义重大。



“礼”是传统价值观中的一个重要德目。礼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书写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称号。礼的价值理想是追求和谐。在传统社会,礼的作用是对伦理关系的调节。五伦是主要的伦理关系,按照礼的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通过礼的调节,人们各行其是,君是君的样子,臣是臣的样子,实现社会的和谐。此所谓“礼之用,和为贵”。礼对于个人,其价值原则是做到文明礼貌。礼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内在根本,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懂得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是当今时代的价值理想,要进一步发扬“礼”对社会建设的积极价值。对于个人而言,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传统中国是世人皆知的礼仪之邦,而今国人在世界上的形象却很差。无论是在国内旅游,亦或出境旅游,某些中国人不讲公德,不注重文明礼貌,所经之处,皆留下不文明的痕迹。以至,中国人现在被给予最缺德的评价暴发户。总之,“礼”的价值取向对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建设有积极意义。当下,进一步发扬我们文明礼貌的传统美德,对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养成,对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十分重要。同时,也要把我们“尚礼”的美德价值观在网络中加以传播,传向世界。



作为传统价值观重要德目的“智”,表现为一种求真精神。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智的价值取向是明白是非、分清善恶,所谓“智而不惑”。孔子把“知”和“仁”、“勇”一起作为君子的德性。董仲舒进一步强调:“必仁且智”。说明既要做一个有仁爱心的人,同时也要做明辨是非的人。进一步来看,“知”德不但要明辨是非、分清善恶,而且要敢于坚持真理,敢于说真话。智强调崇真精神、坚持真理、明白是非,对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对智慧人生的培养有积极意义,今天仍要加以提倡。



作为传统价值观的“信”,其价值取向为诚实不欺。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时时牢记诚实不欺。“信”不能用物质利益来衡量,诚实守信有可能会失去利益。信产生的是道德力量,赢得人们的尊重,得到人心所向。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信是立国之本,以信来赢得民心。执政者取信于民是立国的最根本条件。信的价值原则为言行一致。做一个有信德的人,守信用的人,要言行一致,说到做到,即“言必信,行必果”。信德还贯穿在其他四德之中,一个具备信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仁义礼智”诸德,即诚仁、诚义、诚礼、诚智。在行为上,要说道做到,履行自己的诺然,遵守职业操守,对待工作要敬业尽责。当今社会,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的现象,加强“信”德建设意义重大。“信”德对网络伦理建设也尤为重要,网络空间中,流言四起,谎言横行,加强网络空间的“信”德建设异常迫切。



当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无疑,传统价值观对今天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借鉴意义。同时,也要认识到,传统核心价值观毕竟有消极成分,要批判继承。传统核心价值观的消极成分也会在网络空间泛起,在网络空间,对传统价值观进行批判解读,创造性的应用极为重要。



四、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的对策



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是建,一方面是传。建设是传承的前提,传播是传承的路径。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意识,要确保在网络中传播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当然,传统文化网上传播,同样也要遵循传播的规律,通过相关措施提高传播效果。



1.国家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国际上,很多国家都相当重视传统文化保护。网络时代,大多国家开始了传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统文化数字化保护走在最前列的是美国,紧随其后是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从国外传统文化保护的经验来看,国家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都是一种国家行为。首先,国家投入巨资进行文化遗产数字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投入1200万美元完成500万件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其次,把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发展上升到文化及民族存亡的高度。网络时代,法国尤其重视对法语的保护。其他欧洲国家也极其重视本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国家在传统文化保护中,负有主要责任,是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主导力量。当前,传统文化热潮的掀起,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官方祭祖大典活动,孔子学院海外推广,对文化遗产及文化传承人的保护,无不彰显了国家和政府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要上升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在资金上要进一步加大投入,要实施文化传承专项工程,还要从国家层面给予规范整合,加快打造传统文化示范网站,推动国内媒体海外发展,在产业政策上向传统文化倾斜。



2.全社会应在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增强自觉意识



自觉意识的养成,是通过主动和理性的行动,进而在生活中变成一种经常的无意识行为的过程。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绝不是一人之事,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一种责任。一是政府部门人员。首先,要提高政府网上文化宣传、传承的责任意识。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政府责任更大。政府有责任以主导身份去影响民众,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其次,政府部门要认识到网络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毫无疑问,政府文化网站承担着政策宣传、网上服务等重要功能。但不可忽视的是,政府文化网站除了承担网上办公和网上服务功能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进行文化传播。各级政府要把文化网站打造成宣传、传播文化的窗口。二是文化教育部门人员。这一领域人员文化素质高,甚至是文化领域的专家,其中教师群体还肩负教授传统文化的职责,应该成为网上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领航者,成为推动传统文化网上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三是普通大众。网络文化本来就属于普通大众,普通大众是网络文化发展的根本力量。政府和文化工作者的引导,最终要以影响整个大众来实现,而且普通大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当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普通大众的一种共识之时,才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



3.创新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技术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篇8
                                               

【摘要】文章以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之间的关系以及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等内容,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关键词】湖湘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医学生医德教育的路径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JK016CDY011。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立项课题《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研究成果,编号:xspybzz02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传统文化作为滋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和凝练。湖湘文化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中十分富有特色并且有深远影响的一种区域性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提供鲜活的文化质料、丰富的实践载体、深厚的群众基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凝练所得,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塑造崇高人格和民族精神品格,培育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湖湘文化产生和传承于湖湘大地,它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征,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价值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滋养。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湘精神,这种精神具有优良特质,它是中华精神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经世致用”“心忧天下”“百折不挠”“兼收并蓄”和“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彰显了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也展现了湖湘人的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湖湘大地的生动诠释和体现。



继承发展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和精神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它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滋养,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然而湖湘文化毕竟诞生并很长时间存在于中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业地区,由于历史继承性,故难免留下历史时代的印迹,多多少少存在一些与生俱来的落后的封建的思想观念,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背离的,是不可取的。因而对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科学辩证的扬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湖湘文化的继承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指导新时期的湖湘人继承发展好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研究,这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实现“中国梦”,凸显湖南特色,达到“六个走在前列”是非常重要的。



二、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功能的现实路径



怎样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和倡导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同时,让广大青年学子易于接受,老百姓喜闻乐见?我们完全可以在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找到切入点。在三湘大地,这个切入点就是湖湘文化的精华。如果我们把湖湘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能找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就能深化核心价值的内核,就能赋予核心价值体系以灵魂,就能在倡导弘扬核心价值体系时接地气。继承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做好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使湖湘文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服务。弘扬湖湘文化,增强其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功能,具体可通过以下方法和路径实现。



(一)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挖掘,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文化内涵



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它的精神特质在中华民族文化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千年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淀孕育了内涵丰富的价值思想,体现了湖湘人民的价值追求。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价值元素的挖掘,有助于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



(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以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绵长而持久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源自深层次的文化认同。中华地域文化具有地缘亲和力,易被当地群众理性认识和有情感认同。中华地域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源”。湖湘文化产生流传于湖湘大地,是湖湘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优良传统形成独特的精神特质,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风貌。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宣传,对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究,辨析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传承,提供一种地域文化作为核心价值体系参照,识别其中的历史脉络,做出系统深刻的理论分析,为地域性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有助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



(三)加强对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人们对一种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需要一个文化体验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践行也是如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人们从社会的生活体验中逐渐形成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和巩固共同的价值标准、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它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加强湖湘文化优良传统的弘扬,提炼、总结出湖湘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让湖湘文化有机融入核心价值体系,再将其有效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有助于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体验和领悟它,从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验。



【参考文献】



朱汉民.湖湘文化通史.长沙:岳麓书社,2015.



王伟光.充分发挥湘学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光明日报,2014-10-11.



郑大华.湖湘文化的精神特质.北京日报,2015-01-19.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篇9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正确评估传统文化价值,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唱响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才能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资源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



一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肥沃土壤。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我们要充分运用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努力使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绽放新的光辉。中国近现代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有过“中体西用”、“西体中用”等观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我们对传统文化基本上采取否定的态度,到了“”,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的摧残。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契机。



二是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否定中国文化诚然不对,但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也是错误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糟粕的东西,必须对这些东西加以剔除。如封建礼教、等级观念等观念就是需要剔除的糟粕。“尊君”的权术思想和“守拙”、“无为”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都有一定的消极意义。我们不能一说要重视传统文化,就把古代的经典奉为至宝,认为只要熟读经书就会无所不通,就是掌握了传统文化,就可不加鉴别、不加批判地全盘拿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弘扬,必须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才能从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出能够反映国人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体系。



三是要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传统文化。我们强调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为了在历史的高起点上创造出符合当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而不是要回到过去、守旧复古,更不是像有人提出的用儒家思想来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文化继承创新,整合与创新传统文化。



一是认真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我们要深刻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进行科学梳理,挖掘符合时展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当前,特别要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等,进行深入研究和阐发,并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二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保证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文化继承和创新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发扬创新精神,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整合。既要对传统文化中有益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合理成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样式,同时又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状况,把传统文化的主导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导向、价值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观,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要更加自觉、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努力探索、创新对外文化交流的新途径。在开展各种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贸易中,要把握正确的导向,努力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和当代中国的优秀文化,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与世界各国搭建起相互沟通、理解、信任的桥梁,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国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和支持,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让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一要运用多种方式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目前我国在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还不够;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这无疑与传统价值观在现行教育中的缺位有着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积极作用,打牢思想道德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力量。要通过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要切实改造和发展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使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生活之中。要推动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网络技术结合,在现代信息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现代信息技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要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传统文化纳入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重视和加强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倡在学校举办各类传统文化讲座,鼓励青少年研究和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努力营造热爱民族传统的良好风气,培养青少年体会东方审美文化的独特内涵,热爱我们民族优美的传统文化。充分利用现有传统文化资源,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类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源,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记录着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审美理念,是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物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



三要鼓励支持文学艺术家和文化教育工作者创作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站在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沿,扎根现实生活,紧扣青少年思想脉搏,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艺术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塑造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给广大青少年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要义,让他们逐渐接受,并逐步内化为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给我们的改革和发展以强大动力的同时,更能给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以启迪、烛照、支撑与抚慰。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传承,更有辨析、择取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更相融、更协调,才能自然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够形成国人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



参考文献:



黄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无比亲密的关系.思想教育研究,2010,12.



杨豹.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基础.理论导刊,2010,3.



詹万生,宁武杰.和谐德育研究的理论基础.教育研究,2007,7.



王义道.和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高教研究,2007,11.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篇10
                                               

首先,这段话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必须活在当下。在视察曲阜孔子研究院时说:“要使儒家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挥积极作用。”这实际上提出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今天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的问题。



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文献式的,博物馆式的,文物式的。但真正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一定是活在当下的,是一种在当代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被践行、被奉行的价值观。只有这样的传统才是活生生的传统。也正因为这样,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必须是吻合的,必须具有当代性和开放性。对传统文化不能持一种抱残守缺的保守态度(说的“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的原则也适合文化)。“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要紧密结合,脱离时代特色是没有生命力的。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中哪些已经落后于时代,需要加以剔除;哪些和当代生活虽然原则上不冲突,但需要经过重新阐释。笼统地讲弘扬传统文化是不科学的。



其次,要处理好本土性和普遍性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包容性的体系,既有本土性,又有开放性,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而且其中很多内容是具有普遍性的。用的话说,就是“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虽然没有用“普世价值”这个概念,但显然承认普遍性价值的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民主”“法制”“诚信”,难道不是“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普遍性价值吗?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也是如此。我们要认真挖掘和阐发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普适性的价值观。世界著名汉学家神学家孔汉思在起草《走向世界伦理宣言》时说:全球伦理最基本的两个伦理框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基本的两点:一个是人道,即“仁”;第二是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和人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文明和文明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绝对是有普适性的。因此,应该认真研究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特别是两者中共同包含的普适性的价值观(强调传统文化的普适性,也有利于其“走出去”。因为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一个误解就是缺少对其普世性的认识)。



在思考和认识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时,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儒家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是对立的,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排斥儒家文化的。其实,儒家文化的具体概念、范畴(比如仁、义、礼、智、信)虽然没有写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这只是一个表述问题。“爱国”“民主”“诚信”“公正”难道不是儒家价值观的核心吗?(而且有些表述也不能说和儒家术语完全脱节,比如“公正”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诚信”的“诚”“信”等概念都多次出现于《论语》等儒家经典)两者难道不是重合的吗?另一种是认为儒家价值观可以取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两者是完全相同的,甚至在表述上也要用仁、义、礼、智、信取代现在的表述。这其实也是不符合事实的(令人想起鲁迅先生批评的:一切好东西我们老祖宗都有了)。比如“法制”“自由”等就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比较缺乏的。



还有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价值观必须与“五四”以来的现代启蒙文化、启蒙价值观形成良性的互补关系。现在很多人在反思“五四”时期的激进反传统主义,甚至认为它是完全错误的,是自掘祖坟的行为,使中国人丧失了民族自信心。有些人还机械照搬西方的后殖民理论,说什么鲁迅等启蒙思想家反思传统文化和国民性,是上了传教士的当,被传教士洗了脑。这种观点看似深刻实则幼稚、片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