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海报下载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回复: 0

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精选(九篇)

[复制链接]

6万

主题

6万

帖子

1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6896
发表于 2023-12-24 08: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政教育;途径



文化是时代的产物,是文明发展的特征。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了解前人的思想动态,了解前人的生活方式。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是人们的精神食粮,而职业院校是承担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因此在思政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时展所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与民族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没有文化作为支撑,民族就无法发展。所以当今时代倡导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院校中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相融合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不仅包含哲学、教育学,还包含文学和艺术。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线,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自强不息”,强调“中庸”和“天人合一”。这些思想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物,并且能够应用到诸多领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虽然职业院校思政教育都是以教材为基础的,研究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但是部分教材内容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教材和教学内容是相通的,在职业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思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拓展职业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的同时提升文化素养,自觉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



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接受思政教育之后,能够了解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内涵,认同并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精神[1],因此,在爱国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有异曲同工之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时间较长,发展历史悠久,其中包含了诸多爱国情感,与此同时,在国家危难之际,涌现出众多民族英雄,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职业院校教师在讲解文化故事、学习文化知识时,能够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苦难,以及祖国人民在面对国家危难时刻的奉献精神。与此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可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马克思主义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中[2]。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大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之处进行融合,进而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强调“以人为本”“荣辱观”,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勤政爱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息息相关。因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发展,能够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特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较强,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了诸多历史故事,所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进而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兴趣,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持续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迫切性



(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思想意识薄弱



很多职业院校学生都没有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甚至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是学习生涯中的必修课程。再加上现阶段网络比较发达,职业院校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较多,同时也会受到网络上诸多信息的影响,因此部分学生思想意识薄弱,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首先,部分学生缺乏传统的美德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和阅读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3]。但是碎片化信息不利于帮助学生创建系统的思维。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思政教育理论充盈,如果放任学生利用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则不利于学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也不利于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成效。其次,部分学生的发展意识薄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同时还要培养自强不息、努力奋斗、稳定成长的意识。但是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不自信、学习懈怠等问题,所以在职业院校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努力奋斗的因素,让学生在和平年代也能够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精神,以自强不息为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



(二)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环境有待优化



首先,部分职业院校对思政教学重视程度不高。职业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大部分职业院校都将精力放在如何提高院校的注意力上,而忽略了思政教育。从课程安排上看,思政教育的课时远远少于其他课程的课时,与此同时,从考试层面看,思政教育的考试相对宽松,甚至部分职业院校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考试,所以不涉及挂科或者不及格等问题。因此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其次,思政教育是与时展紧密相连的,但是部分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教学工具也相对落后,因此不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率。



(三)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应用不足



首先,部分职业院校没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分离。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占比较少,在课程设置上过于重视教材中的教学技能,片面地追求理论教学而忽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教学成效也很难提高。其次,部分职业院校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剥离,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所选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在开展思政教育过程中,学生会感觉思政教学比较枯燥,会对思政教育失去学习兴趣。



三、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思路



(一)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材相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职业院校要想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材紧密结合。首先,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思政教材中包含哪些内容,然后找到思政教材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通点。比如,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时刻,中华儿女挺身而出,纷纷保护自己的国家,即使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他们也依旧与帝国主义作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而在现阶段,国际形势相对复杂,每一个公民都有保护国家的责任,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去维护国家的利益。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因素和爱国故事与当今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让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让学生能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4]。最后,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涉及很多政治理念,教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念与当今时代下党的方针政策相结合,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



(二)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熏陶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发展的软实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功能。首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能单纯地依赖教材,还要为学生引入课外读物,比如《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中既蕴含了治国理念的方针政策,也包含了为人处世之道。学生在品读经典的过程中,就能够接受著作中的思想理念,接受著作中的文化熏陶,从而塑造自身的思想价值,让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初次接受职业院校的教育,因此对现有的生活不太适应,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此时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著作,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其次,职业院校思政教育具有灵活性,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职业院校的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类交流平台为学生传递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院校主要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因此专业课占比较大,思政教育课时的占比较小,但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有手机,职业院校内部会有相应的网络平台,思政教师可以将优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上传到相应的平台,让学生在课间阅读,通过这种方式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思政教育。



(三)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引导人的行为,因此在职业院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学生的行为,通过案例教学法来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导向功能。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思政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初期,职业院校教师可以为学生寻找典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事件、人物、结果,以及所体现的思想,通过研究案例的方式让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5]。与此同时,案例研究与理论学习相比,更具有探索性,学生基本上不会产生厌倦的心理,而是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学习到知识。学生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也会被案例主人公的行为感染,进而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相似的问题时,也会模仿案例主人公的行为,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教师选择的案例要具有时代性,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下热点内容。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学校网站等渠道了解时政热点,所以难度相对较低,另一方面要重点研究热点,让学生意识到无论是思政教育,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与实际相结合,都能够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四)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能够教化人的思想,约束人的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尤为丰富,其中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院校教师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可以以节日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各个节日的习俗和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节日的内涵认识并不丰富,比如提到清明节,学生首先会联想到放假,但是清明节是祭祖的重要节日,而且有扫墓、踏青等习俗。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融入其中,能够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内涵,同时也能教育学生要尊敬长辈、敬重祖先。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职业院校思政课程有相通之处,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思政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优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政教学质量,帮助职业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思政教学中的相关内容去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少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讨[J].职业,2020(33):2.



[2]杨一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相结合[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6):88.



[3]陈晴君.刍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思政教育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2.



[4]刘维佳,张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几个问题[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2):2.

                                       
                                               
第2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趋上升、大国形象的确立及稳固,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已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然而在丈化方面,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中华文化主权面临威胁。如何使中国成为文化大国,向全球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使命。而高校英语教学及文化教育则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成效。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顾名思义,全球文化交流指的是各国文化的融合,而非一国对另一国家的文化殖民或文化人侵。进人新世纪,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裹挟而来的全球化浪潮,西方文化乘机而人,部分国人的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进一步强化,民族本体文化认同再度受到威胁。传统文化受到众多青年人的挑战,甚至轻视。“非主流”文化元素不断涌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包容,却也深受冲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当代青年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涵义



    关于传统和文化,《现代汉语大辞典》中给予了解释:传统是“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华传统文化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来的社会发展中世代相传的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精神文化财富和物质文化财富,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天、地、人相对话的历时性记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有形的历史古迹、文物等,也包括无形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国和世界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和纽带,理应发扬光大。



    二、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



    传统文化是渗透在血脉中、以人为载体、长在人身上的活体遗产,因人而生,因人而传。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主要依赖于以下几种渠道:



    1.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操作简便的pc机,让人们足不出户便可领略世界各地的异域风情,了解异彩纷呈的各地文化。世界各地的媒体,能更直观地让人了解各地以政治、军事、体育等为代表的文化特色。



    2.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通常是通过诸如孔子学院等的教学实践来传播和展示民族文化和教育、教学理论的。越来越多的国外院校开始开设汉语课及以中国法律、传统民俗为主的相关文化课程。此外,国内外交流学生、留学生的日益增多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拓宽了道路。



    3.诸如贸易博览会、经贸洽谈会、世博会,甚至于奥运会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会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契机。



    4.人员接触的感知、渗透更能潜移默化地向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正是所谓的“润物细无声”。当前,国际间的交流日趋紧密,人们的足迹可以遍布整个地球村。而起到国际交流作用直接与外国人接触的主要是从事外交、外贸、涉外旅游、石油、技术等人士。从事涉外工作或与外国人直接接触的人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育水平对文化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大多数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都曾接受过高等教育。追本溯源,高校人文教育与基础英语教育承载着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



   三、高校教育的怪圈



    经济的全球化使得英语成为中国与世界交流和合作的主要工具。本着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高校的课程安排及教学重心向技术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两个极端发展,课程设置中删减了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增加了过多的综合类学科,而综合类学科之中大多涵盖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历史、.文学、以及艺术,中国传统文化被挤出了大学课堂,唯一被保留的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学语文课程也在一学期内草草收场。外语教学在社会实践中得到了过度的强化和渲染,外语成为升学、晋升、人才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教学重心的转移导致了学生学习重心的转移,师生都把精力投入到了所谓的“工具”科目英语上,忽略了对母语的学习。



    对英语教育的过分重视导致了西方文化的强势输人,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却遭到了忽略。更为悲哀的是,当前的教学体制使我们的外语学得一知半解,而我们引以为豪的方块字却被同化得不中不洋,失去了本来的韵味。



      四、建议及对策



    高校和谐人文环境建设的首要任务在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鉴于当前中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危机,高校理应承担起教书育人、振兴中华文化的重任。高校应该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授课方式等方面注重加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



    1.从思想认识上转变观念,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知识学习、知识问答比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使中华传统文化深人人心,让青年学生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借以认识民族的根,认识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自觉地关心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高校中不论文科理科,基础英语中都应该增设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必修、选修,或以课外阅读的形式出现,使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变成高校的通识教育。



    3.当前的国际交流中,英语仍然是主要的工具语言。而中国应试教育的弊端使得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较弱,学生的英语水平还不足以使其自如地将所掌握的传统文化知识转译成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因此,在教材编写时要注重中英文对照,通俗易懂、内容丰富。

                                       
                                               
第3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课 宽度 深度 精度 长度 广度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0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平稳实现。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上好每周一节的中华传统文化课,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以自己在“端州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优质课”评比中获特等奖的《节选》这堂课为例,进行探索。我认为,上好中华传统文化课必须关注“五个度”。



一、扩展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宽度



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儿童的记忆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水平的基础。所以,教师不能为了教而教,而要“授人以渔”。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去感受经典,去积累语言材料,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以举一反三,迁移到其他经典读物的学习上。



在《中庸》的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读准确―读通顺―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理解―创意背诵―铭记于心”的识记,让学生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有的魅力。除了教会高学段的学生学习古文的方法,我们还让学生积累了关于“勤奋好学”的成语,拓展了关于读书的名言。因为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不像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有更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畅游于知识的海洋中,和学生一起讲经典故事,遇到节奏与内容很美的句子,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诵读表演……这样,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经典的方法,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材料,拓宽了他们的语文学习知识面,增强了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让一节中华传统文化课的宽度得以扩展,达到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璀璨文化的目的。



二、提高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精度



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的同时,还要提高中华传统文化课堂讲授的精确度。



首先,教师在课前要用心准备。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愉快、宽松的诵读氛围,让学生爱听、愿念、肯读。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把学生写的读后感、创作的经典配画、设计的阅读卡张贴在班级的文化墙上……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无不是书香盎然,国蕴飘香,从视觉上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当然,教师也必需积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只有对经典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才能在讲课的过程中引经据典,顺手拈来,上好中华传统文化课。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策划。心理学研究表明:六到十二岁是人一生中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十三岁达到记忆力最高峰。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课堂策略: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倡导不求甚解的素读、素背,旨在通过多种多样活泼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读经典,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则可以在他们熟读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大致了解内容的同时,选取关键点进行切入、拓展,联系生活的实际事例,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经典中的精髓,使中华传统文化的课堂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紧密相连。



准确把握好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精度,使其难易适中,教师才能在中华传统文化课堂上左右逢源。



三、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深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理解力从一到十三岁呈缓慢上升态势,十三岁后方有长足发展,十八岁后渐趋成熟。想要五年级的小学生一下子把晦涩难懂的《中庸》真正读明白,领悟其精华是不可能的,“读经典,悟道理”靠单纯的说教也是行不通的。因此,教师必须以情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经典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深度。



在《中庸》的课堂中,我通过让学生感受今天身边施行“仁爱”的行为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理解经典等环节,让经典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与几千年前的圣贤直面相对,加深了认识和理解,并把经典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自己的行为。每上完一节课,教师都应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去践行经典,一个星期,一节课,一个实践任务,让学生在经典中受益,在经典中成长,从而真正做到“自悟、明理、导行”。



四、增加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长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的奇葩。它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了中华民族特征的形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靠每周的一节课,教师要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每周一节的中华传统文化课只能为学生打开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窗,要让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热情不减,教师在课堂上就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经典的乐趣,还要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课后自觉阅读经典,并形成长久有效的监督机制。



在《中庸》的课堂背诵环节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进行有创意地背诵,学生兴趣盎然,有的背出了自己的理解,有的把经典创作成歌曲唱出来……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的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身上得以传承和创新。我顺势把精挑细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奖给学生,学生读经典的热情与兴趣得到了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内外必定手捧经典,读得津津有味,并形成时时都是读经典之时,处处都是学经典之地的良好态势。我还让学生制定了自己阅读经典的目标、班级目标,定期开展读书笔记、经典配画、阅读卡、“书香家庭”等评比活动,在家长会上请来学校的行政领导颁发证书。这样,中华传统文化课就走出了每周只有一节课的桎梏,延伸到课外,增加了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长度。



五、拓宽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广度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靠文字记载的书面材料,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仁、义、礼、智、信、忠、孝、琴、棋、书、画……三百六十行无不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华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免不了与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没有教师的身体力行是不行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



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在中华传统文化课堂上,有技巧地引入中华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武术等方面的内容,积极拓宽中华传统文化课堂的广度。如我根据自身的优势,通常会在课堂的结尾,即席挥毫写出整堂课所学的经典的精髓,把这份毛笔书法作品赠予学生,同时寄予学生厚望,还利用现代多媒体平台播放一些名家古诗文让学生诵读。这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就不仅限于书中记载的文字,还能不留痕迹地在其他领域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第4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文化既是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衍生物,又对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影响。



文化以什么形式而存在?古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上》)可知,“文化”或以形而上“道”的形式存在,或以形而下“器”的形式存在。具体到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其文化内里的核心就是精神层面的反映,是价值观的体现,包括了这个国家或民族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



文化的社会功能是什么?一是以文载道,二是以文化人。所谓以文载道,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载的便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观,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所谓以文化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们受其文化的浸渍和影响,成为“文化人”。“文化人”们会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上,打上这个国家或民族文化的烙印。



因此,“文化”内里的核心,就是“价值观”;“文化自信”即是“价值观自信”,也就是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的自信。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就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自信”,就是中华民族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上的自信。



指出:“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社会主义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传承的具体形式。三者一脉相承,贯穿其中的就是中华文化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因此,对中华传统价值观予以正确认知、准确把握和合理利用,对树立“文化自信”非常重要。



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认知



中华传统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内里和核心的主线,其中的优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中华传统价值观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上,都极具自身特色。在价值取向上,从古即有“义利之辨”;在思维方式上,讲究“和而不同”;在生命情趣上,既崇尚道义上的“舍生取义”,也认同生活中的“和合中庸”。这些特色从表达形式、内容诠释和实践方式都极具价值内涵。如表达形式上,它们或简以“仁义礼智信”,或以“仁爱、诚信、爱国、中和、正义、贵和、持节”,又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合一、见利思义、诚信知报、仁爱孝悌、精忠报国”作为表达方式。在内容诠释上,每一个字或词内涵都非常丰富。如“仁”,既可是“克己复礼”,也可是“爱人”,亦可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落实到实践,既可体现于中华民族群体或个人的为人处世、接人待物,也可体现于中华民族群体或个体生产生活的工具设计、器皿打造、衣食住行等。总的来说,中国传统价值观侧重于道德的价值观。所以,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道德和道德修养的民族,并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根据时代的需要,社会在这些价值理念的具体阐释和操作上,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倾向和侧重。这些不完全相同的倾向和侧重的出现,恰正符合了价值观应具的稳定性、持久性、历史性、选择性及主观性特点。当然,亦正因此,对传统价值观的诠释和实践,也不可避免地有了精华与糟粕之分。所以,对传统价值观取精去糟、去伪存真p与时俱进地掌握和认知,非常重要。



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特质的把握



基于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轨迹,中国传统价值观具有自身的特质。那就是:源于《易》,体现“和”,并追求“大同”。



一方面,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理念根源体现于《易》。所谓以文载道,当“文”以有形存在时,文本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载,文本亦很重要,而中国古代堪称原典之本的便是《易》。《易》包括《易经》、《易传》,先后经历了伏羲画卦、文王演卦、孔子编“十翼”三个阶段。此书被盛誉为“一回开天文明肇启”。《易》以“阴阳”为核心理念,阐述“一阴一阳为之道”的自然法则,并宣扬“阴阳和合”――“和谐”的终矢目的。《易》实际是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书面表达。中华民族对于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关系的认知和把握,便是遵循这样的自然法则和目的。《易》体现了中华民族先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价值观以“和谐”为核心并以“大同”为目的。和谐意指相生相谐、相合相调。“和谐”是中华民族在农耕方式基础上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深刻把握和考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华民族敬畏天地的同时,又感怀“天生万物”之“仁德”,提出“天(地)人合一”的理念。这种理念扩展及人与社会、人与人,便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语句,表明了中华民族对天下万物苍生相生相谐的认识。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华民族信奉“家国同构”理念。所以,千百年来的“义利之辨”,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人生信仰,董仲舒“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价值判断,体现了中华民族从个体到整体对“正义”的追求和肯定――顺应自然之理下的道德规范,是社会个体和整体的价值标准,成就的是人与社会的相生相谐。在人与人关系上,中华民族讲究诚信。“守诚信”源于中华民族与自然之间的默契,源于中华民族对亲缘、地缘基础上社会关系的守护,继而发展为中华民族既重视个体和群体内在的德性修为,又维护“言由心生”、“一诺千金”、“一言九鼎”的道德实践系统――人之做人和人之处人,依“人无信,不知其可也”为准。如《易》就有26处说“孚”,“孚”就是“信”。总之,“和谐”是中华民族对自然万物“和而不同”智慧认识前提下分析、解决问题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明确“存小异、求大同”,才能“执中至和”或“至中至和”,才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万事万物相生相谐、相合相调,最终实现和谐――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生命情趣的所在。



对中国传统价值观意义的领悟



以“和谐”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要义。它滋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掌握、理解、与时俱进地运用传统价值观,则会继续服务于中华民族,继续服务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当代的文化自信,需要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说,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则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费孝通先生这样定义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因此,亲近、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更要了解、把握、领悟中国传统价值观――这是文化自觉必备的阶段,更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做到这些,就能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由表及里的掌握和理解。在掌握和理解之上,才能真正喜爱中华传统文化,并为祖先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而自豪,进而由文化自觉迈入文化自信,再结合时代要求,真正做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文化自强”。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本身就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石上的。某种程度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结合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现代呈现。对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前瞻意义。简而言之,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安邦定国;对于社会层面来说,可以和谐社会;对于公民个体层面而言,可以安身立命。中国传统价值观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既是重要的理论来源,又可以在历史事例的论据支撑、弘扬和践行方式等方面,给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主席在G20会议主旨演讲中以“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这样的语句,再一次向世界传达了“和谐”的理念。正确理解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正确传播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价值观,对于世界正确认识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只有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我们才能在国际社会吸引更多的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兴趣,进而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在认识基础上,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做到理解和尊重。这样一来,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将交到更多真正的朋友,从而开创出更好的和谐外交局面。



总之,树立“文化自信”,就要认识、把握、理解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对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观的自信,其实就是对传统文化中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命情趣的自信。与时俱进把握和利用好这些,能够帮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投身当前各项事业。

                                       
                                               
第5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张岱年文化哲学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当下实践意义,而且其提出的许多命题本身,在我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史上,也具有极为深刻的长远理论意义。本文拟基于对张岱年文化哲学的简要概括和阐发,从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民族命运与文化自信、综合创新与文化根基三方面,对当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增强文化自信的问题,谈一些初步的看法,以就教于各方面的专家学者。



一、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



张岱年(1909-2004),中国现当代著名哲学家,对中国哲学与文化问题研究的造诣极高、建树广泛。他早年以《中国哲学大纲》(1937)确立了其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独特地位,晚年则以《中国文化精神》(2015)彰显了新时期中国文化研究与普及的最高水准。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自20世纪30年代从事哲学研究开始,张岱年就始终以会通“中西马”的思想架构,从30年代的“文化创造主义”,经40年代的“文化均衡创造”论,直到八九十年代的“文化综合创新论”,进行了艰苦的理论探索,“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体系建构作出了最为突出的贡献”,[1]成为当前我们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一种宝贵思想资源。例如,对于“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张岱年一直强调:“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正确的理解。”[2]在当代文化和学术发展空前丰富多元的条件下,这段话显得太普通,似乎没有什么“学术含量”,“卑之无甚高论”。但实际上,“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这一朴素的命题,在近百年来中国文化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仅体现了张岱年作为一个哲学家个人的强烈爱国情怀,而且具有普遍的文化哲学意义,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么说的根据在于,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国人民的最强烈夙愿,是中华民族的最伟大梦想。就客观基础而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条件,而且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的不同历史时期,这些条件中的焦点和重点也会随之发生相对和特定的变化。令人欣慰的是,在经过了漫长的艰难曲折之后,当今中国在政治上已经稳步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上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贸易国。这样,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政治和经济条件比较确定和明显之后,进一步创造其社会条件特别是文化条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就日益凸显了出来。而所谓“文化条件”的实质,就是要弘扬中国精神,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其中爱国主义为改革开放奠定文化土壤和道德根基,改革开放赋予爱国主义以致力方向和实践活力。如果上述理解能够得到确认的话,那么也就可以说已经初步揭示了张岱年关于“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命题的文化哲学意义,它要求我们努力去探寻确实能够培育广大公民爱国意识的思想基础,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真学习和正确理解,使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到祖国的可爱。



实际上,对于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这种深刻和内在联系,许多著名学者也持类似观点。例如,季羡林就认为:“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这两件事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是别的国家我先不谈,专就中国而论,二者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的。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一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把范围缩小一点,在中国传统的伦理中,爱国主义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二层是,唯其因为我国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我们这个国家才更值得爱,更必须爱。”[3]由此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实是中国人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基础,那么我们如何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正确的理解”呢?笔者认为,在此我们可以从张岱年关于“文化发展的辩证法”的思想中获得进一步的启示。他认为,文化发展过程包含一系列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主要有:文化的变革性与连续性、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文化的交融性与独创性、文化的整体性与可分性。上述文化发展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都不可或缺和偏废,在差别和对立的同时,有一种相辅相济的关系;但是在其辩证运动中,基于实践的需要,往往有一个方面被作为重点。从而,在当代中国,强调文化发展的变革性、时代性、交融性、整体性,有助于我们弘扬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调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民族性、独创性、可分性,有助于我们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种文化发展的辩证法,并由此阐发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以下对张岱年关于“文化的交融性与独创性”的论述作一简要探讨。他认为,由于世界的文化中心不止一个,因此“从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交流是必要的。文化交流有益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虚心吸收外来的文化的成就,藉以丰富自己。同时又应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藉以保持民族的主体性。一方面,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所必需,这可谓文化的交融性;另一方面,又须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这可以称为文化的独创性。既要重视交融性,也要发扬独创性,这也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4]这里提出的“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命题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例如,中国古代的佛教中国化过程,实现了吸收外来文化异质性和保持本土文化主体性的统一,在新的层次上重建了中国文化的独立性,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此不同,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守旧派的盲目排斥和西化派的全盘接受,特别是老调重弹的“全盘西化”思潮,都无助于丰富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为中国人的爱国主义奠定必要的文化前提。因此,在当今日益复杂的文化发展中,在坚持文化交融性的同时,我们必须努力“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否则,“那就真正要提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会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独立性的问题了。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



二、民族命运与文化



自信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国意识,爱国意识的基础在于感到祖国的可爱,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正确理解的人才会感到祖国的可爱;而要能够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的辩证法,“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张岱年之所以能够提出上述朴素而又深刻的文化哲学思想,是与其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而始终抱有的强烈文化自信密切相关。“民族自大狂是应该反对的,同时民族自卑心也是应该努力克服的。一个民族应该具有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这样的民族才有希望。如何才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呢?那就必须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所认识。”[6]张岱年成长于20世纪上半叶多灾多难的中国,但并没有因此丧失中华民族的自尊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而是对民族危机感受极深,走上了学术救国的道路。20世纪下半叶虽然也有曲折,但“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与中国文化的昌盛,充满希望”。[7]因此,针对“1988年前后,反传统的思潮风起云涌,黄河长城都成为诅咒的对象,不少人丧失了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甚至有人愿当外国殖民地的顺民”[8]的全盘西化现象,张岱年从“民族命运与文化自信”的角度,多方面论证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对提高中国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重要性,强调“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是民族自尊心的依据,也是中国文化自我更新向前发展的内在契机。……几千年来延续发展的中国文化必将显示出新的生命力”。[9]



具体来说,对于“民族命运与文化自信”关系问题的理解,张岱年是从概括分析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着手的。他认为,中国文化,从传说中的伏羲、神农、黄帝以来,不间断地发展了5000年,直到15世纪以前,始终居于世界文化的前列。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之后,促进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发展。此后西方文化开始突飞猛进,而中国则落后了。19世纪40年代之后,中国受到东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中国各界志士仁人,还有广大民众,奋起抗争,努力寻求救国的道路。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以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为标志,终于取得了确定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化延续发展,虽然曾经一度落后,但又能奋发图强,大步前进,这不是偶然的,必有其内在的思想基础。”[10]这里,张岱年概括了5000年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其论述即使从当下的视角来看,仍然是十分合理的。民族和文化的命运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充满曲折的。身为中国人,既要对民族文化的消极衰朽方面有清醒的认识,坚决地加以改革;更要对其辉煌成就而自豪,使其发扬光大。“如果中国文化仅仅是一些缺点、病态的堆积,那么,中华民族就只有衰亡之一途了。过去,一些帝国主义者正是以此对中国进行恶毒的攻击。我们在严正地予以反驳的同时,应当注意考察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积极的健康的要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指导作用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力量。”[11]



至于这种使中国文化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虽饱受磨难、多经曲折,但仍然能够发展更新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何谓精神?精神即是运动发展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中国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四项基本观念,即:(1)天人合一;(2)以人为本;(3)刚健有为;(4)以和为贵”。[12]“天人合一”指人与自然界既有区别又有统一的关系。人生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可以认识自然并加以调整,但不应破坏自然。“以人为本”则是相对于宗教以神为本而言的,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提高道德觉悟,这构成了中国文化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的独特传统。“刚健自强”即不懈努力、积极进取,坚持人格尊严,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主旋律。“以和为贵”表明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包括肯定多样性之统一的“和而不同”,主张人民的团结是胜利决定性条件的“人和”等,对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融合起了积极作用。从以上的概括来看,张岱年以其对“中国文化精神”的精湛研究,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等方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作了深刻的解读;虽然只是一家之言,但确实给予我们正确地把握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以独特的启发。



以上概括的张岱年探讨“民族命运与文化自信”问题之论述,使我们在理解《意见》关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13]的重要论断时,有了系统和深刻的学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专家学者发表了大量的论著,使我国思想界和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研究呈现了“百家争鸣”的可喜景象,但比较起来,很少有人像张岱年那样,能够把炽热的爱国意识和冷静的学术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使其学术成果直接成为广大读者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为中华民族复兴与中国文化昌盛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思想资源。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对于中国文化中的等级观念、浑沦思维、近效取向、家族本位等“陈陋传统”,他也直言不讳,这就为我们全面地确立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



三、综合创新与文化根基



所谓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也可以说是如何增强文化自信的方法论,从政治思想上讲,就是《意见》对“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等的重要规定:“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14]而为了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我们同样也可以从张岱年文化哲学的系统学理中获得启示。关于这方面的内容,除了上述坚持文化发展的辩证法,即正确处理好文化的变革性与连续性、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文化的交融性与独创性、文化的整体性与可分性等辩证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作为张岱年文化哲学核心思想之“综合创新论”的开拓性探索。“新中国文化的建设的基本方针应是综合中西文化之长而创建新的中国文化。这个观点,针对‘东方文化优越论’与‘全盘西化论’,可以称为‘综合创新论’。”[15]“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文化,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指导之下,在吸取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的同时,努力弘扬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16]



“综合创新论”又称“综合创造论”,是总结了自16世纪以来由于中西文化接触而引发的论战中的各种文化主张,特别是吸取了徐光启的“会通以求超胜论”、鲁迅的“拿来主义”、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等观点,扬弃了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国粹主义、全盘西化等思潮的基础上,张岱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文化哲学探索之思想结晶。“抛弃中西对立、体用二元的僵化思维模式,排除盲目的‘华夏中心论’与‘欧洲中心论’的干扰,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下和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以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化系统的组成要素及结构形式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审慎的筛选,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发扬民族的主体意识,经过辩证的综合,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文化。”[17]要知道,这些论述写于1990年。经过当时“全盘西化”思潮一时甚嚣尘上的笔者,现在回过头来看,不得不承认其思想的合理和远见。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张岱年的“综合创新论”中,其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理解,不仅特别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华民族化的成熟与深刻要求,而且也包含着增强文化自信的辩证法:“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而是与中国革命实际密切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文化方面,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结合,应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18]



现在,离开张岱年系统阐发其文化哲学的“综合创新论”已经近30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在中国也沧海桑田,今非昔比。自党的十以来,由于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9]思想的大力倡导,广大人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中国人民普遍的“文化自信”意识也开始逐步增强。作为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精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种大转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当下和历史根源。就其最直接的经济原因在于,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亿万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而从最重要的政治原因来看,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显然,正是这种经济发展和政治成就不仅赋予中国人民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而且又为广泛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客观社会前提。近百年来,虽然许多有识之士持续地倡导文化自信,但毋庸讳言,全盘西化的思潮在我国始终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独立性迟迟未能充分确立起来。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长期没有摆脱穷困落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低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没有落到实处的缘故。现在,这种情况终于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当代经济发展、政治进步的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可能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认可。



进一步说,就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而言,只有建立了客观的能够保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经济和政治前提,广大人民的文化自信才可能被充分确立起来。否则,只有少数像张岱年那样的思想先驱才可能有自觉的文化自信;但要克服我国一个多世纪以来流行的文化自卑心理,仅有少数“先知先觉”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广大人民的爱国意识和文化自信,首先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建设。这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之间辩证关系的一个基本方面,我们万万不可忽视。当然,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前提确立之后,文化自信就更为重要。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本身就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只有热爱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可能真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文化自信是事关“民族文化的独立性”的大问题,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文化根基。张岱年的文化哲学对此作了很好的阐发,我们应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杜运辉.张岱年文化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摘要.



[2][4][9][15][16][18]当代名家线装自选集•张岱年卷[M].北京:线装书局,2003:1,13,24-25,9,15,32.



[3]季羡林文化沉思录[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3:163.



[5]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8.



[6][8]张岱年.中国国学传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1.



[7]张岱年自传:通往爱智之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10][12]中国文化书院九秩导师文集•张岱年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3:160,160.



[11]张岱年.心灵与境界[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9.



[13][1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



[17]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06.

                                       
                                               
第6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进步、合理的成分被称为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努力探寻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要加强课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



高校要以专业教育为核心,但更要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目的,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优秀大学生。



1、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因理论性强、政治色彩浓、教学模式僵化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普遍不高,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传统文化具有渗透力强、形象生动等特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更容易打动人心。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中,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逻辑哲学、古代中国的“大同”思想以及传统的知行观等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实践观;也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统一、经世致用等思想去处理相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



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大学生人文课程培养计划



目前,高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结构单一,且由于学时数少和大课堂教学的原因,使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作为高校,对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社会义务。高校应该依据自身情况,结合各学科专业的学习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 选修课,将传统文化必修课或选修课纳入教学计划,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历史等课程。教师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也需要改革和创新,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要逐渐由灌输式教学向讨论式、互动式教学转变,寻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问题的相通之处,激发学生主动讨论的热情,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



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校园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广受欢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入手。一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风格都可加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大学生们无论走到校园的哪个角落,都沐浴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二是丰富校园行为文化,以多种活动为载体,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开展中国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中国传统节日内涵深厚,凝结了民族精神和情感,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高校发掘传统节日内涵,举办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将对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三是发挥校园媒体正面舆论作用,可以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达到“耳濡目染,不学以能”的效果。



三、高校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队伍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师,因此,高校应着重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需要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自觉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不断更新思想,能够游刃有余地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信服力。另一方面,教师的人格魅力、言行举止、道德品质、价值观念等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高校教师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给大学生以人格示范引领。高校应采取措施加强对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不但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高校要挑选出一批教师精英,要求他们从学术的角度分析、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



四、高校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开辟优秀传统教育教学的新途径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进入到由分布式互联网到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的时代,课堂教学、互联网线上讨论、移动互联线下分享已经成为了很多高校新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模式也就同时倒逼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自身学校所具备的网络环境,采用全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工作和课后的辅导补充工作,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链接分享最新的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组织局域网让学生分小组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及时分享。课后可以通过两微一端(微博、微信、某些高校学校网站的客户端)进行生动内容的分享,传递正能量、贴近学生周围发生事情的所见、所想。



总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经久不息,优秀地传承是因为它能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充分挖掘和诠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合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殷东来.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



[2]张伟.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D].济南,山东大学,2013.

                                       
                                               
第7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提出如下教学策略。



1比较多版教材,整合教学素材



通过比较人教版、沪科版、教科版、苏科版、北师大版的初中物理教材发现:各版本教材都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的融入,既有相同的素材,也有不同的素材。为了在教学中全方位的融入,笔者将各版本的相关素材进行了汇总,如表1所示,从声、光、热、力、磁五个知识板块对各版本的素材进行整合。



2吟诵诗词歌赋,提高文学素养



诗词歌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吟诵相关诗词歌赋,可以通过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其中的意境,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表2呈现了笔者在教学中吟诵的诗词歌赋及其物理教育价值。



3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丰富活动



每当传统节日到来之际,笔者就从物理学的视角,通过“节日解读”和“节日悟‘理’”两条途经,开展丰富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释相关现象的能力,表3是笔者在几个传统节日中设计的相关活动。

                                       
                                               
第8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以调查研究为主,采取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的形式,于2011年10月~12月对广东省具有代表性的几所大学的不同专业、年级、生源地的海外华裔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情况等。在广东省随机选取了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5所综合性大学的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2,500份,收回有效问卷2,306份,有效回收率为92.2%。问卷内容包括受访者的基本情况,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基本情况、受访者接受情况,受访者对现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等方面存在问题的看法和建议等。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forwindows进行处理,采用均值T检验和方差比对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



二、结果



1.受访者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306份。受访者中男性1,122人(占总人数48.7%,后同),女性1,184人(51.3%);其中生源地为港澳地区的有1,568人(68.0%),台湾地区的有207人(9.0%),外国及其他地区的有531人(23.0%)。从年龄上看,受访者集中在18~32周岁,其中18~22周岁的有2,003人(86.9%),23~27周岁的有275人(11.9%),28~32周岁的有28人(12.1%)。从所受基础教育的情况来看,受访者中中学之前在大陆地区受教育的有726人(31.5%),在港澳地区受教育的有1,002人(43.4%),在台湾地区受教育的有186人(8.1%),在外国及其他地区受教育的有392人(17.0%)。从第一语言的情况来看,第一语言为汉语的有2,010人(87.2%),第一语言非汉语的有296人(12.8%)。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基本情况



(1)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感兴趣程度的情况



调查发现,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示“非常感兴趣”或“较感兴趣”占受访者中的62.0%,觉得“无所谓”的占34.9%,觉得“完全不感兴趣”的占2.7%。在大陆和台湾地区接受基础教育的海外华裔青年明显较在其他地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为感兴趣(P<0.05);同样情况出现在不同的第一语言的组别之间:第一语言为汉语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表示“非常感兴趣”或“较感兴趣”占受访者中的82.7%,明显高于第一语言非汉语的28.6%(P<0.001)。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具体爱好情况



从爱好内容上来看,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各种形式的爱好分布较为广泛,但也不难看出,他们对于舞蹈、音乐相对于其他形式更为喜爱,而对戏曲则比较陌生。



(3)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情况



对于任意一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情况而言,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一点不懂”或“有所了解”,而“有所掌握”或“精通”者显得较少。另外,我们发现在基础教育背景和第一语言不同的组别中,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程度有着明显的的差异。其中,在台湾地区接受基础教育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所掌握”或“精通”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组别(P<0.05)。同样,第一语言为汉语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所掌握”或“精通”者占32.4%远高于第一语言非汉语者的8.1%(P<0.001)。



(4)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态度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知态度上,针对文化传播和个人发展这两个方面,海外华裔青年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大多数人认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益(P<0.001)。但就个人发展而言,则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其自身发展“没什么作用”,这一点对在外国或其他地区接受基础教育者尤为明显(P<0.001)。



3.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认知情况



(1)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海外传播情况的评价



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海外传播情况总体并不满意,其中认为传播情况“非常好”和“较好”的只占总人数的25.7%,认为“一般”的占66.3%,认为“不好”的占8%。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途径我们发现,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途径



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各种方式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3)海外华裔青年认为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主要问题



海外华裔青年认为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以及传播方式的选择上。



三、讨论



1.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认知的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海外华裔青年还是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一定兴趣,尤其是基础教育背景在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第一语言为汉语的的受访者表现得更为突出。这可能是大陆和台湾地区基础教育对中华传统文化较港澳地区及外国及其他地区更为重视的结果。这也充分说明了基础教育背景中比较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对形成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不难理解,语言对文化兴趣度影响的重要性,因此第一语言为汉语的海外华裔青年自然会更乐于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另外,从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爱好的内容来看,大众化、非语言类的艺术形式更容易为海外华裔青年所喜爱,这可能也是音乐和舞蹈在所有形式中更为受欢迎的原因。针对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熟悉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台湾地区接受基础教育的青年相对其他地区基础教育背景者而言更为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从台湾地区中小学的教育内容中所渗透的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不难看出以上结果产生的原因。近年来,大陆地区基础教育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加之英语和“奥数”教育这类功利性质的教育大行其道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灌输造成了冲击;而长期的殖民文化对港澳地区的影响亦不是数十年可以轻易改变的,在外国及其他地区,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更加难以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在针对文化传播和个人发展这两个方面,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态度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大多数人认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增进世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有益;但就个人发展而言,则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对其自身发展“没什么作用”,这一点对在外国或其他地区接受基础教育者尤为明显。这是充分说明了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很不足,生活和教育环境中中华文化越淡薄的地方,此处的青年就越倾向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自身发展没有很大的作用。没有来自自身的需求作为动力,海外华裔青年就很难主动去接触并了解中华文化。由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语言、教育和文化背景对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方面,大陆和港澳地区应该借鉴一下台湾地区的经验,在中小学更多的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注重“从小抓起”。最近,大陆地区将书法课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并进一步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高考制度等都是有益的尝试;港澳地区在中小学积极开展并强化的普通话和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相信也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良好的效应。至于在外国,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和数以千计的中文学校正成为海外中华文化传播的基地。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教育形式多面向的是年龄较大人群,没有覆盖到基础教育年龄段的海外青少年人群,今后应该更多的将触角向低龄华裔学生延展。另一方面,对已经回国并在中文环境中学习的海外华裔青年来说,大学应该抓住教育的最后良机,有意识的通过各种方式让华裔青年增强对祖(籍)国文化的认同感,并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以艺术为手段和桥梁的方式应该成为这种文化教育的首选,因为艺术是能够突破语言和文化习惯障碍的唯一方式。大学应该重视针对在校海外华裔青年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



2.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播的认知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海外华裔青年对目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现状并不满意,虽然了解途径十分多元,但是效果却差强人意。结果显示,海外华裔青年普遍认为目前学校教育以及传播方式的不尽如人意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播现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学校教育和文化传播过程中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体验环节。变“填鸭式”的知识传授为亲身体会的艺术实践,充分发挥学校学生艺术团的作用,让海外华裔青年参与其中,并有意识的排演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节目,并培养一批熟悉中华文化的“青年艺术使者”,让他们回到原居住地发挥文化传播、朋辈教育的作用,使得中国文化艺术走下神坛,走进海外千家万户寻常人家,充分调动青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中华文化的火种深植于他们的内心,使华裔青少年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火炬手,让中华文化借助中国传统艺术的翅膀走向世界。



四、结论



1.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一定兴趣,尤其是基础教育背景在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第一语言为汉语的的受访者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在基础教育背景中应该强调中华传统文化内容,这对形成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海外华裔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不强,应该加大中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度,注重对海外华裔青少年基础教育阶段的文化介入。

                                       
                                               
第9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范文

                                               

冯琨



“来者落地生根,去者落叶归根”。对一个人而言,根是对生命的依恋和敬畏;对一个民族而言,根是对文化力量的借喻和对文化品格的自我认同。而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积淀,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上好传统文化教育课,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更是我们思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理解的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对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让学生在亘古流传的名言中了解文化的精华;在荡气回肠的诗句中感受文化的精神;在丰富多彩的形式中体验文化的特点。



在我的文化课堂中,会让学生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中体会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民族凝聚力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介绍我们传统文化丰富的形式,带领学生在书法、绘画、戏曲、诗词……中体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特点;在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中,培养学生鉴赏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要做到对文化的弘扬,更要做到对文化的传承。例如:我们不仅要用“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的典故让学生明白孝亲敬长的美德,更要引用当代学生熟知的孝心少年事迹让他们体会对美德的传承,教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的美德,从而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能力,将文化的精髓注入他们的肌体。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在“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中体会古人依法治天下的决心,也要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中领会当今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这就是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影视海报下载站

GMT+8, 2024-12-22 20:36 , Processed in 0.1149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