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海报下载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回复: 0

《劳动铸就中国梦》全6集 汉语中字 1080P高清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5万

帖子

16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68585
发表于 2022-10-30 11: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拍摄的六集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从4月30日起将分别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财经频道等黄金时段播出。


大型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

六集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围绕“劳动托起中国梦”的主题,以多种艺术手法,深入阐释“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深刻道理,全景式展示全国各族人民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鲜活讲述大量劳动者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业创新潜能,改变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人生命运,铸就中国梦的感人故事,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弘扬劳动精神,弘扬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伟大品格,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传递“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强大正能量。


该片共六集,分别为:劳动改变命运、劳动创造财富、劳动点亮智慧、劳动提升品质、劳动缔造幸福、劳动彰显国魂。全片直面现实问题,讲述劳动故事,充分运用电视画面、场景、细节,展现劳动者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既大气磅礴,又细腻感人,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的有机统一,是继《百年潮·中国梦》之后又一部深入宣传阐释中国梦的精品力作。

劳动创造人类财富,这是千古不变的铁律。


美国华尔街金融和证券交易中心,作为资本帝国辉煌的象征,曾经上演过太多混合着欲望与财富投机的故事。

然而,一夕之间,“华尔街神话”破灭了。


人们记忆犹新,2007年春,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无论发达国家还是一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几乎都增速放慢。失业加剧、收入下降、分配差距拉大,不少国家无收入、无工作、无资产的人口直线上升。


八年过去了,那场金融危机已经渐行渐远,但造成的影响至今没有消除,世界经济总体仍然低迷,不确定性很大。

人们不禁要问:一直作为世界经济领头羊和火车头的欧美经济究竟发生了什么?曾经缔造过无数“资本神话”的华尔街模式为何在西方世界中争议不断?那些资本市场上备受瞩目的创富故事还能续写多久?



唯有劳动才能托起梦想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恩格斯则明白无误地指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创造丰裕富足的物质生活和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从而使人自身得以不断发展和全面提升,这是人类社会的最本质特征和最伟大之处。


财富和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结晶,饱含着奋进、智慧和勤勉。

当人们被太多资本运作、企业上市、一夜暴富的动人故事所打动而津津乐道时,钱生钱的模式似乎幻化成了“终南捷径”,有人追求“少劳多得”,有人幻想“不劳而获”,甚至有人鄙视诚实勤勉,认为“干实业挣钱难,钱挣钱容易”。


纵览人类文明史册,无论古今中外,衍生在地球上的不同文明体系、不同民族和国家,几乎所有的经典训诲中,都记载着勤勉致富的忠告,都凝结着奋斗成功的感悟。

劳动,唯有勤勉踏实的劳动——才能托起一个又一个致富的梦想。



“老干妈”:从路边小饭摊到享誉世界的名牌

这是贵州一家食品企业,等待提货的汽车挤满了整个院子,这家食品企业每天生产两百多万瓶辣椒酱,即使这样也无法满足全国各地纷至沓来客商的需求。




今年68岁的陶华碧是这家企业的创始人,人们习惯地称呼她为“老干妈”。


40多年前,陶华碧的丈夫去世后,她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两个孩子的家庭重担。开始时,她靠卖米豆腐为生,白天背着几十斤重的背篼,到离家十几里的地方卖米豆腐;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制作米豆腐,因为长时间接触石灰,致使她双手的手指甲严重钙化,一到春天,双手还会脱层皮。


1989年,陶华碧在贵阳龙洞堡的路边用塑料布和废砖头搭起了一座简易的小餐棚。饭摊虽然简陋,但陶华碧精心调制的凉粉和辣酱吸引了许多客人。小饭摊一步步成长为小饭馆,又成长为生意红火的饭店。1996年,陶华碧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今天陶华碧的企业早已采用先进的流水线生产方式。


靠着自己勤奋劳作和不服输的精神,陶华碧把“老干妈”品牌做成了享誉世界的名牌。

今天,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老干妈”。陶华碧的“老干妈”辣酱一如贵州妹子的热辣脾气,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当当。“老干妈”陶华碧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也依靠自己的肩膀托起了他人的致富梦想。



借钱3万买猪仔 女猪倌的生态养殖路

每天清晨,家住浙江横山村的季丽娟就忙碌起来。1998年,她看到丈夫整日忙于自己的事业,季丽娟动起养猪的念头,借了3万元钱,买了30头猪仔开始了自己的“猪倌”生涯。2010年,为了扩大养殖规模,季丽娟又承包了50亩山坡地,注册了一家农庄 ,开始了生态养殖。




现在, 季丽娟的农庄每年都能卖出1000多头猪。她还注册了自己的网店,销售农庄里种植的生鲜蔬菜,年收入上百万元。


踏实种田 上官占付带乡亲致富

上官占付是湖南桃源县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因为看到农村水利设施的改善,决定拿着打工攒下的钱,回老家包地种粮。



2009年,他投资70多万元承包了370亩水田,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虽然每天一身汗、一脚泥,但收入比打工提高了不少。如今,上官占付承包的水田扩大到1000亩,每年都能给他带来几十万元的收入,还带动着身边的乡亲们一起致富。


拨浪鼓见证义乌人艰辛创业路

2014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两只来自义乌的拨浪鼓。小小的拨浪鼓, 见证了义乌商户们创业初期的艰辛。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义乌人挑着货郎担,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用糖等物品换取居民家中鸡毛等废品,赚取微薄的利润。30多年过去了,义乌的市场早已由水泥板搭成的小摊位,发展成了中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两只拨浪鼓一新一旧,旧的拨浪鼓有一只鼓耳,新的拨浪鼓有两只鼓耳,分别代表实体市场和电子商务,寓意实体经济和电子商务结合在一起,引领义乌新发展。


从挑着货郎担走街串巷到摆摊设点个体经营,再到成立公司、利用互联网把业务拓展到海外,从“一穷二白”的小县城到成为闻名于世的小商品交易中心,义乌人凭借“亦工亦农亦商”的勤奋与执着,支撑起了一个大市场,也撑起了令世人感动的“义乌精神”。



民营企业家:干到80岁还要干

张士平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每天,坚持早起、去参加公司早会是他的“必修课”。他每天4点钟起床,4点15分开始跑步,跑上一个多小时,6点半出来,这是一个已经几十年的习惯了。

今天,他的企业年销售收入达2800亿元,拥有16万名员工,纳税61.66亿元,成为山东首富,是民营企业的代表之一。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士平不无豪情地说,如果自自己身体能适应,不用说干到70岁,甚至到80岁可能还要干。

今天民营企业的比例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他们提供了85%的城乡就业岗位,最终产品和服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占全国企业的60%。这些民营企业主和劳动者的勤劳,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巴菲特对勤奋努力劳动推崇备至


也许在一些人看来,像“老干妈”和张士平这样的创富故事太土,付出的辛苦太大,这样的生活太累。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一夜暴富的传奇,更喜欢轻轻松松赚钱的快感。而无法理解年近七旬、已经积累了巨额财富的老人为什么还要这样坚持勤勤恳恳艰辛工作。




著名投资家巴菲特对勤奋努力劳动推崇备至,他说:“我认为你应该努力工作,来发现工作的乐趣,投入很多的时间在你的事业里,工作并不都是那么有趣,如果你连生存都不能保证,工作没有乐趣,如果找到工作的乐趣,时间会过得飞快,这里你已经融入在工作中了,我已经这样工作了60年了。”


他们成功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辛勤的劳动。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财富的密码。勤勉创造财富的故事,无论在遥远的古代,还是瞬息万变的当下,都是个人、企业、乃至国家发展的常态。

毋庸置疑,中国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2007年,超越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2008年,超越英法成为世界第四;2009年,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在这短短四年间,中国经济一路攀升,实现了经济总量从世界第七到世界第二的跨越。国家财富积累的每一步,都凝结着亿万劳动者的辛勤耕耘和全身心的付出。制造业、外贸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支撑起了中国经济的巍峨大厦。



精益求精的劳动者 让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前列



一组由中国研制的高速城际动车正在装车,它们将被运往南美洲的阿根廷。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城际动车组出口量最大的一笔订单,总额近10亿美元。中国实现了从引进先进技术到输出中国高铁的悄然转变,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发展引擎,成为新常态下一颗闪亮的明珠。仅2014年,中国北车的出口成交额达30亿美元,中国南车海外订单达到了37.6亿美元。


作为国家财富的重要支撑,高铁经济不断飞跃的背后,站着无数精于钻研、勤勉认真的高铁人。




  作为中国第一名高铁司机李东晓,熟练驾驶12种火车车型,拥有7本驾照,驾龄20年,累计驾驶200万公里零事故。


如今,中国高铁在速度、安全等技术方面,昂首走在世界前列,这背后既有李东晓这样认真负责的驾驶员,还有无数精益求精的工程技术人员。

刘建树曾经是一名不懂英文的普通技师,今天他却可以自如地为每一台自动焊接机器人编辑、修改操作程序。解决了外国厂商技术人员都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张雪松曾经是一名普通钳工,今天他能够熟练地为这些进口尖端数控设备维修保养,被称为洋设备的“保健医生 ”。

在总装车间,工人们像举行仪式一样,认真地把工具码放整齐,一把扳手,一把钳子,一把螺丝刀……都要准确放置到位。这样,既能保证规范使用,又能排除安全隐患。

在焊接车间,工人们在焊接前,都要轻轻地调匀呼吸,以确保焊缝平整均匀。

在安装车间,工人细心地在车窗周围贴上保护胶带,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这样精益求精是为了保证车窗涂胶后干净整洁。

无论在哪一个环节,工人们对自己工作的认真与专注,就像他们的信仰一样,已经印刻在了每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



2008年4月11日, “和谐号”动车组成功下线,中国用3年时间走完了国外20多年的技术路程,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有能力制造平稳时速超过350公里高速铁路移动装备的国家之一。


从一百多年前,向国外输送铁路劳工,到一百年后向国外输送铁路技术,这不平凡的历程中,不仅记录着几代人的奋发和辛酸,也成为中国故事的美好注解。如今,中国高铁不仅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王牌,还让同城效应充分展现,带动走廊产业经济带,无数劳动者坐着舒适、快捷的高铁,飞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去铸造着自己和国家的美妙梦想。



中国劳动者勤劳俭朴 成中国模式成功的重要因素

走出去的不仅有中国高铁,还有中国建筑等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他们延伸着古丝绸之路的足迹,将技术、勤勉与和平的祝福带往世界各地,提升着中国企业在世界的美好形象。许许多多的中建人,在非洲,在南美,在中东,在异国他乡承受着远离家乡的孤寂,也承受着种种艰难和危险,一扎根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

2013年,中建集团海外累计完成合同额807亿美元,营业收入524亿美元,成为国家财富的重要支柱。建筑工人们为自己、为家庭的一点小小梦想,坐上远离故土、开往异国他乡的火车,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正是他们和他们的家人,用自己并不厚实的肩膀,扛起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梦想。


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超过第三位的日本一倍还多。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距离每个中国人越来越近。在这些令人激动的数字背后,在这幅美好图景的背后,站立着的是中国一个个默默奋战在各自工作岗位的劳动者,是全民族的戮力同心、风雨兼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贡森这样评价中国的劳动者,中国劳动者受过比较好的基础教育,认知能力比较强,比较勤奋,认知能力、组织性和勤劳,这个在世界上是我们,相比我们很大的一个优势,也是中国模式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虽然,今天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仍然需要居安思危,仍然需要坚守劳动的本分,发扬勤劳俭朴的美德。



扎实劳动是走出经济危机的唯一途径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无数事实证明,劳动,唯有劳动,依靠创造性的、扎扎实实的实体劳动,才是世界真正走出经济低迷的唯一途径。虚拟经济本身和实体经济一样,背后都充满着各种智力性、专业性的劳动,如一味追求资本运作,终将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稳健走远。在欧元区,凭借多年对制造业的执着和专注,当多数欧洲国家遭受金融危机重创时,德国不仅成功稳住了经济,并且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劳工神圣”再次被证明。



  美国纽约大学教授保罗·罗默认为,在一个功能良好的经济系统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二者兼顾,那才是最具价值的。


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经验教训启示着我们,让我们重新思考财富的话题。当全球经济艰难复苏、深刻调整时,中国经济也步入了“转型换挡”关键期,华丽的转身必须依赖背后那一双双勤劳的手、坚韧的臂膀和诚实、勤奋的劳动精神!



杨善洲:让荒山秃岭变金山阴山

靠坚韧坚持创造财富,更靠奉献和使命创造持续绵长的精神财富,这是亿万中国劳动者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的生动故事,也是一位老人书写的人生传奇。



  这位老人叫杨善洲,1988年,他从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毅然放弃安逸的城市生活,拿起锄头,走进大山。他说,他要去种树,他要去治理大凉山遭到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几间简易的油毛毡房就是宿舍,街上捡回来的牛马猪粪就是底肥,集贸市场上捡回的果核就是种子。


20多年过去了,杨善洲和林场的工人们,一棵棵栽种下的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林场面积达到7万多亩、树木1500多万棵、茶园800亩、果园300亩,不仅让荒山秃岭变成名副其实、郁郁葱葱的金山银山,还解决了当地饮水、烧柴问题,也大面积治理了水土流失。

2008年,杨善洲将经营了20年自己创办的大凉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无偿地移交给了施甸县林业局。

如今,老人已经离世,把苍翠的大凉山和治理好的环境留给了当地的百姓,把青山绿水这份无法衡量的财富,留给了大凉山的子子孙孙,把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精神财富,留给了全社会。



劳动者——社会的基石 时代的脊梁

人们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在这颗广袤的星球上,无论地理相隔多么遥远,无论民族传统有怎样的差异,在各个族群的文化记忆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所有民间传说、宗教经典、历史典籍中,第一个神话故事,第一个创业始祖,第一个民族英雄,几乎都与劳动有关,闪耀着神奇、神圣的劳动光辉。在所有的人生哲理中,勤劳和财富总是紧密相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强调,一步一个脚印来把你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个回到我们讲的最初理念,就是要诚实劳动,不要偷懒,要辛勤的劳动。


在数不尽的薄雾萦绕的清晨里、在无数个酷热蒸腾的正午时分、在每一个华灯初上的傍晚黄昏,有环卫工人耐心清扫的身影,有医护人员奔跑在生命线上的责任,有建筑工人奋战在脚手架的火热,有都市白领敲击键盘的专注,在每一个普通的劳动岗位上,在每一个喧闹的车间角落里,亿万劳动者不懈的坚持,凝聚成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汇聚成中国经济腾飞的不竭的气场。他们是支撑社会的坚实基石,他们是挺起时代的不屈脊梁,他们是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名字就叫——劳动者!

大型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共六集,分别为:劳动改变命运、劳动创造财富、劳动点亮智慧、劳动提升品质、劳动缔造幸福、劳动彰显国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影视海报下载站

GMT+8, 2024-5-2 20:38 , Processed in 0.0555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